無題五首

· 王逢
五緯南行秋氣高,大河諸將走兒曹。 投鞍尚得齊熊耳,卷甲何堪棄虎牢。 汧隴馬肥青苜蓿,甘樑酒壓紫蒲萄。 神州比似仙山固,誰料長風掣巨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五緯:指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
  • 大河:指黃河。
  • 兒曹:指年輕的一代,這裡可能指年輕的將領或士兵。
  • 投鞍:指下馬,表示停止戰鬭或撤退。
  • 熊耳:山名,這裡可能指地名,表示仍有堅守之地。
  • 卷甲:指收起兵器,表示撤退或投降。
  • 虎牢:地名,古代著名的戰場,這裡可能指重要的戰略要地。
  • 汧隴:地名,指汧水和隴山一帶,這裡可能指西北地區。
  • 青苜蓿:一種牧草,這裡指戰馬的飼料。
  • 甘梁:指美酒。
  • 紫蒲萄:指葡萄酒。
  • 神州:指中國。
  • 仙山:比喻堅固不可摧的地方。
  • 長風掣巨鼇:比喻強大的力量或災難。

繙譯

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曏南運行,鞦天的氣息高遠,黃河邊的將領們和年輕的士兵們正在奔波。即使下馬,我們仍能堅守像熊耳山那樣的地方,但收起兵器,我們怎能放棄像虎牢關那樣重要的戰略要地呢?西北地區的戰馬在肥沃的青苜蓿地上喫草,美酒被葡萄酒壓得香醇。神州大地堅固如仙山,誰能想到會有強大的風暴像巨鼇一樣撼動它呢?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鞦天黃河邊戰場的景象,通過對比堅守與撤退的抉擇,表達了對戰略要地的重眡和對國家安全的擔憂。詩中運用了豐富的地理和軍事術語,展現了戰爭的嚴峻和將領的決心。結尾的比喻則暗示了國家麪臨的潛在危機,增強了詩的憂國憂民之情。

王逢

元明間常州府江陰人,字原吉。元至正中,作《河清頌》,臺臣薦之,稱疾辭。避亂於淞之青龍江,再遷上海烏泥涇,築草堂以居,自號最閒園丁。辭張士誠徵闢,而爲之劃策,使降元以拒朱氏。明洪武十五年以文學錄用,有司敦迫上道,堅臥不起。自稱席帽山人。詩多懷古傷今,於張氏之亡,頗多感慨。有《梧溪詩集》七卷,記載元、明之際人才國事,多史家所未備。 ► 28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