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丘以敬管句吳山別業

· 王逢
梓潼祠畔敞林扉,隱隱雞聲落翠微。 銅篆解將還省署,銀魚忘卻掛朝衣。 石崖溜雨藤根白,籬落緣雲瓠子肥。 想見秋風遂高隱,中原野馬正狂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梓潼祠:古代祭祀梓潼神的地方,梓潼神是四川梓潼地區的守護神。
  • 敞林扉:打開的林間小屋的門。
  • 銅篆:銅制的印章,這裡指官員的印信。
  • 解將:解下,這裡指解下印信。
  • 還省署:廻到官府。
  • 銀魚:一種小型的魚,這裡可能指官員的服飾上的裝飾。
  • 忘卻掛朝衣:忘記了掛上朝服。
  • 石崖霤雨:石崖上雨水滑落。
  • 藤根白:藤蔓的根部因雨水沖刷而顯得白淨。
  • 籬落緣雲:籬笆沿著雲霧繚繞的山坡。
  • 瓠子肥:瓠瓜(一種蔬菜)長得肥大。
  • 遂高隱:順利地隱居。
  • 中原野馬:中原地區的野馬。
  • 狂飛:狂奔。

繙譯

在梓潼祠的旁邊,林間小屋的門敞開著,隱約可以聽到雞鳴聲從翠綠的山穀中傳來。我解下了銅制的官印,準備歸還官府,卻忘記了掛上朝服。石崖上的雨水沿著藤蔓根部滑落,顯得格外白淨;籬笆沿著雲霧繚繞的山坡,瓠瓜長得肥大。想象著鞦風送爽,我順利地隱居在這裡,而中原的野馬正在狂奔。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隱居山林的甯靜畫麪,通過對梓潼祠、林扉、雞聲等自然元素的細膩刻畫,表達了詩人對隱居生活的曏往和對官場生活的疏離感。詩中“銅篆解將還省署,銀魚忘卻掛朝衣”巧妙地運用了對仗和對比手法,突出了詩人對官場生活的厭倦和對自然生活的渴望。結尾的“中原野馬正狂飛”則以動襯靜,進一步強化了隱居生活的甯靜與自由。

王逢

元明間常州府江陰人,字原吉。元至正中,作《河清頌》,臺臣薦之,稱疾辭。避亂於淞之青龍江,再遷上海烏泥涇,築草堂以居,自號最閒園丁。辭張士誠徵闢,而爲之劃策,使降元以拒朱氏。明洪武十五年以文學錄用,有司敦迫上道,堅臥不起。自稱席帽山人。詩多懷古傷今,於張氏之亡,頗多感慨。有《梧溪詩集》七卷,記載元、明之際人才國事,多史家所未備。 ► 28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