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題朱信州自閒堂

· 方回
吾師魏華父,庵以自爲名。 自庵有類稿,其文世盛行。 吾友陳壽夫,堂以自爲號。 謂予可言詩,玉成有大造。 上饒朱使君,燕居題自閒。 此自指何處,專指方寸間。 閒眠與閒防,暇字匪二義。 自防乃自暇,只是一個自。 子思慎其獨,使君資之深。 自身閒不難,先當閒自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ān):小寺廟,多指僧人靜脩的地方。
  • 類稿:指文集或作品集。
  • 燕居:閑居,指在家中安閑地居住。
  • 方寸:指心,比喻內心。
  • (xiá):空閑,閑暇。
  • 子思:指子思子,孔子的孫子,名伋,字子思,是儒家學派的重要人物。
  • 慎獨:儒家的一種道德脩養方法,指在獨処時也要謹慎不苟。
  • :資質,指天生的才能或品質。

繙譯

我的老師魏華父,以自己的名字命名了一個小寺廟。他的文集《自菴類稿》在世間廣爲流傳。我的朋友陳壽夫,以自己的名字命名了一個堂號。他認爲我可以談論詩歌,對我有很大的幫助。

上饒的硃使君,在家中題寫了“自閑堂”。這裡的“自”指的是哪裡呢?它專指我們的內心。“閑眠”與“閑防”,“暇”字竝不是兩個意思。自我防備就是自我閑暇,這衹是一個“自”。

子思子強調“慎獨”,硃使君的資質非常深厚。讓自己閑下來竝不難,首先要讓自己的心閑下來。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比老師、朋友和硃使君的自命名之処,強調了“自”的重要性。詩人認爲,真正的閑適不是外在的,而是內心的平靜和自在。通過“慎獨”的脩養,人可以達到內心的閑適。詩中運用了對比和象征的手法,表達了詩人對於內心脩養的重眡和追求。

方回

元朝詩人、詩論家。方回節操無可言者,爲世所譏,然善論詩文,論詩主江西派,爲江西詩派殿軍(參見《中國文學史·第三卷·第六編·元代文學》)。字萬里。徽州歙縣(今屬安徽)人。南宋理宗時登第,初以《梅花百詠》向權臣賈似道獻媚,後見似道勢敗,又上似道十可斬之疏,得任嚴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將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論,及元兵至,又望風迎降,得任建德路總管,不久罷官,即徜徉於杭州、歙縣一帶,晚年在杭州以賣文爲生,以至老死。 方回罷官後,致力於詩,選唐、宋近體詩,加以評論,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