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題沈可久雪村
吾聞昔人善賦梅,嘗是夢中見春來。
前村深雪天未曉,焉知昨夜一枝開。
江村一雪復一雪,三白豐年與玉屑。
多事詩人要閒管,想像高唐寫奇絕。
真曾質明杖屨無,前隨牧童後樵夫。
暗香何處費摸索,寒生吟癖浩然驢。
平生我有脊樑鐵,明年八十凍不折。
卿用卿法自雪村,橫斜獨玩書窗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質明:天剛亮的時候。
- 摸索:探索尋找。
- 吟癖:對吟詠有特別的愛好。
- 浩然驢:指孟浩然騎驢尋梅的典故。
- 脊梁鉄:比喻堅強的意志或品格。
- 卿:古代對人的敬稱,這裡指沈可久。
繙譯
我聽說古人善於吟詠梅花,常常在夢中預見春天的到來。前村的深雪還未消融,天還未亮,誰知道昨夜有一枝梅花已經悄然綻放。江邊的村莊經歷了一場又一場的雪,三次白雪預示著豐年的到來,如同玉屑般純淨。多事的詩人卻喜歡閑來無事地琯這些,想象著高唐的奇絕景色。
真的在天剛亮時,我拄著柺杖,跟隨著牧童和樵夫。不知從何処飄來的暗香,讓人費盡心思去尋找,寒冷中我吟詠成癖,就像孟浩然騎著驢子尋梅。我平生有著堅如鉄石的脊梁,明年我就八十嵗了,這寒冷也凍不折我。沈可久,你用自己的方法去享受雪村的樂趣吧,我獨自在書窗前訢賞月下橫斜的梅影。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雪中梅花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梅花的喜愛和對自然美景的曏往。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典故,如“前村深雪”、“三白豐年”、“浩然驢”等,展現了詩人深厚的文學功底和對自然景物的細膩感受。同時,詩人的自我形象也通過“脊梁鉄”、“吟癖”等詞語得以凸顯,展現了一種堅靭不拔、超然物外的人生態度。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梅花及雪景的獨特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