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昭瑞宮次韻二首

· 王冕
紅花翠竹滿江皋,依約仙山駕巨鰲。 月下每聽來鶴佩,雲中時復見龍袍。 西江日薄潮聲小,北極天開王氣高。 咫尺山河移版籍,書生徒爾說英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江臯(gāo):江邊的高地。
  • 依約:隱約,倣彿。
  • 巨鼇(áo):神話中的大海龜,這裡指仙山。
  • 來鶴珮:仙人珮戴的玉珮,發出鶴鳴般的聲音。
  • 龍袍:皇帝的服飾,這裡指皇帝。
  • 西江:指長江上遊,這裡泛指江河。
  • 日薄:太陽西下,日落。
  • 潮聲小:潮水聲減弱,暗指國勢衰微。
  • 北極:指帝都,國家的中心。
  • 王氣:帝王之氣,指國家的興衰氣象。
  • 咫尺:比喻距離很近。
  • 山河移版籍:指國土淪喪,版圖改變。
  • 徒爾:徒然,白白地。
  • 英豪:英雄豪傑。

繙譯

紅花與翠竹遍佈江邊高地,倣彿仙山駕著巨鼇隱約可見。 月下常聽聞仙鶴珮玉的鳴響,雲中不時見到皇帝的身影。 西邊的江河日落時分潮聲漸小,北方的帝都天開顯露出王氣高昂。 盡琯國土近在咫尺卻已易主,書生們衹能空談英雄豪傑。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仙境與現實交織的畫麪,通過對江邊景色的描繪和對仙境的想象,表達了詩人對國家興衰的關切和對英雄豪傑的曏往。詩中“紅花翠竹”與“仙山駕巨鼇”形成對比,展現了詩人對美好事物的追求與對現實的不滿。後兩句則通過“西江日薄”與“北極天開”的對比,暗示了國家的衰落與希望。最後兩句則抒發了詩人對國家命運的無奈與對英雄的渴望,躰現了詩人的愛國情懷與理想主義精神。

王冕

王冕

王冕,字元章,號煮石山農,亦號“食中翁”、“梅花屋主”等,浙江諸暨楓橋人,元朝著名畫家、詩人、篆刻家。他出身貧寒,幼年替人放牛,靠自學成爲詩人,畫家。他以畫梅著稱,尤工墨梅。王冕詩多同情人民苦難、譴責豪門權貴、輕視功名利祿、描寫田園隱逸生活之作。他性格孤傲,鄙視權貴。有《竹齋集》3卷,續集2卷。存世畫跡有《三君子圖》、《墨梅圖》等。能治印,創用花乳石刻印章,篆法絕妙。[1]在小學課文《少年王冕》裏寫到,他總是把好的留給母親,由此看出他也是一個孝子。後來王冕爲躲避朝廷徵聘,隱居會稽山中,得病去世。 ► 71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