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季札掛劍圖

· 王寂
季札貴公子,軒軒氣凌雲。 平生會心少,四海一徐君。 相逢適所願,情話如蘭薰。 徐君顧長劍,意欲口不雲。 季子心許之,誓將歸獻芹。 駐節不容久,驪駒促輕分。 言還訪舊隱,路人指新墳。 干將掛高木,以示初意勤。 知已九泉下,冥漠聞不聞。 今人交勢利,輕薄徒紛紛。 豈惟此道絕,反是爲虛文。 伯夷微仲尼,萬古埋清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季札:春秋時期吳國的貴族,以賢德著稱。
  • 軒軒:形容氣度不凡,意氣風發。
  • 徐君:指徐國國君,季札的朋友。
  • 蘭薰:比喻美好的言談,如同蘭花的香氣。
  • 獻芹:古代的一種禮節,表示尊敬和好意。
  • 驪駒:指良馬,這裏比喻季札的行程匆匆。
  • 干將:古代名劍,這裏指季札的長劍。
  • 冥漠:指陰間,九泉之下。
  • 伯夷:古代賢人,以節操高潔著稱。
  • 仲尼:孔子的字,儒家學派的創始人。
  • 清芬:比喻高潔的品德。

翻譯

季札,這位尊貴的公子,氣度非凡,意氣風發。他一生中能遇到知心的人很少,四海之內只有一位徐君。兩人相逢,正是心中所願,他們的談話如同蘭花的香氣,美好而令人愉悅。徐君看到季札的長劍,心中有所思,卻未曾開口。季札心中明白,許下諾言,誓言將歸來時獻上禮物以示敬意。但季札的停留不能長久,良馬催促着輕快的分別。當他返回尋找舊時的隱居地,路人卻指向一座新墳。季札將名劍干將掛在高高的木上,以此來表明他最初的誠意。在九泉之下的知己,是否能感受到這份冥冥中的情誼?如今的人們交往只看重勢利,輕薄之徒紛紛擾擾。難道這樣的交往之道已經斷絕,反而成了虛僞的文飾?如果沒有孔子的讚譽,伯夷的高潔品德將會被萬古埋沒。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季札與徐君之間深厚的友情,以及季札對友情的忠誠和承諾。詩中通過對季札掛劍的描寫,展現了古代君子之間的交往之道,強調了誠信和忠誠的重要性。同時,通過對比古今人際關係的差異,詩人表達了對當時社會風氣的不滿和對古代高尚品德的懷念。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是對古代友情美德的頌揚和對現實社會的深刻反思。

王寂

金薊州玉田人,字元老。海陵王天德二年進士。世宗大定初,爲太原祁縣令,調真定少尹,兼河北西路兵馬副都總管,遷通州刺史,兼知軍事。累官中都路轉運使。以詩文名。有《拙軒集》。 ► 28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