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即事

· 王冕
二月三日雨不歇,桃花杏花吹作泥。 積壘可憐飛燕苦,傷春無奈杜鵑啼。 關河氣轉風雲合,邊塞烽多草樹迷。 老我疏狂思舞劍,興來不待五更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飛燕:指燕子,因其在空中飛翔而得名。
  • 杜鵑:一種鳥,其啼聲常被用來象徵春天的到來或悲傷的情感。
  • 關河:指邊疆的河流和山脈。
  • 風雲合:比喻時局動盪或戰爭的緊張氣氛。
  • 邊塞:邊疆的要塞。
  • 烽多:烽火頻繁,表示邊疆戰事頻繁。
  • 草樹迷:草木茂盛,使人視線模糊,也暗示戰亂中景象的混亂。
  • 疏狂:放縱不羈,不受拘束。
  • 舞劍:揮舞劍器,常用來形容豪邁或武藝。

翻譯

二月的第三天,雨不停地下,桃花和杏花被吹落成泥。燕子可憐地積聚着,杜鵑的啼聲讓人無奈地感受到春天的傷感。邊疆的河流和山脈風雲變幻,邊塞的烽火頻繁,草木茂盛使人視線模糊。我這個放縱不羈的老人想要舞劍,興致來了,不等五更的雞鳴。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春日雨中的景象,通過桃花杏花被風吹落成泥、燕子的可憐和杜鵑的啼聲,表達了詩人對春天傷感的情緒。詩中「關河氣轉風雲合,邊塞烽多草樹迷」描繪了邊疆的緊張氣氛和戰亂景象,反映了時局的動盪。最後兩句表達了詩人豪邁不羈的性格,即使年老,仍有舞劍的興致,展現了詩人不屈的精神風貌。

王冕

王冕

王冕,字元章,號煮石山農,亦號“食中翁”、“梅花屋主”等,浙江諸暨楓橋人,元朝著名畫家、詩人、篆刻家。他出身貧寒,幼年替人放牛,靠自學成爲詩人,畫家。他以畫梅著稱,尤工墨梅。王冕詩多同情人民苦難、譴責豪門權貴、輕視功名利祿、描寫田園隱逸生活之作。他性格孤傲,鄙視權貴。有《竹齋集》3卷,續集2卷。存世畫跡有《三君子圖》、《墨梅圖》等。能治印,創用花乳石刻印章,篆法絕妙。[1]在小學課文《少年王冕》裏寫到,他總是把好的留給母親,由此看出他也是一個孝子。後來王冕爲躲避朝廷徵聘,隱居會稽山中,得病去世。 ► 714篇诗文

王冕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