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和殿畫水仙鴝鵒圖
玉宇瓊樓天窅窅,春融紫禁菸花繞。龍光搖動五色雲,忽覺青蒲生野草。
河圖埋沒龍馬藏,上林桑谷一夜長。丹穴豈是無鳳凰?鴝鵒乃來天子堂。
春秋筆削以爲異,未必宣和知此意。長白山下風蕭蕭,吹暗沙塵塞天地。
宮中仙子羅衣垂,露傾金盞愁欲悲。綠煙不開花夢冷,此時顏色非曩時。
轉首桑田變滄海,景物淒涼畫圖在。江南江北不相知,展卷令人空感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玉宇瓊樓:指天宮或仙境中的樓閣,形容建築的華麗。
- 天窅窅:形容天空深遠。
- 春融紫禁:春天使紫禁城(皇宮)的氣氛變得溫暖。
- 龍光:指祥瑞的光芒。
- 五色雲:五彩繽紛的雲彩,常用來象徵吉祥。
- 青蒲:一種水生植物,這裏可能指野草。
- 河圖:古代傳說中的神祕圖案,象徵天命。
- 龍馬:傳說中的神獸,象徵吉祥。
- 上林:皇家園林。
- 桑谷:桑樹和穀物,這裏指農作物。
- 丹穴:傳說中鳳凰的棲息地。
- 鴝鵒:八哥,一種鳥。
- 春秋筆削:指《春秋》這部書的編纂方式,即簡潔而含蓄。
- 宣和:宋徽宗的年號,這裏指宋徽宗。
- 長白山:位於中國東北的山脈。
- 風蕭蕭:形容風聲。
- 沙塵:沙子和塵土。
- 宮中仙子:指宮中的美女。
- 羅衣:輕薄華麗的衣服。
- 露傾金盞:露水滴落在金盃中,形容景象的悽美。
- 綠煙:綠色的煙霧,形容景色的朦朧。
- 曩時:從前,往昔。
- 桑田變滄海:比喻世事變化巨大。
- 景物淒涼:景色顯得悲傷和荒涼。
- 畫圖:指畫作。
- 江南江北:指中國南方和北方。
翻譯
在玉宇瓊樓的天空深處,春意融融地溫暖了紫禁城,花團錦簇環繞。祥瑞的光芒搖曳着五彩雲,忽然間青蒲在野草中生長。 河圖的祕密被埋沒,龍馬也隱匿不見,一夜之間上林的桑谷迅速生長。難道丹穴中沒有鳳凰嗎?八哥卻來到了天子的殿堂。 《春秋》的編纂簡潔而含蓄,未必宣和能理解其中的深意。長白山下風聲蕭蕭,沙塵遮天蔽日。 宮中的仙子穿着輕薄的羅衣,露水滴落在金盃中,愁緒滿懷,悲傷不已。綠色的煙霧中花夢冷清,此時的容顏已非往昔。 轉眼間,桑田變成了滄海,景物淒涼,但畫作依舊。江南與江北互不相知,展開畫卷,讓人空自感慨。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天宮、紫禁城、祥瑞等意象的描繪,展現了一幅宏大而神祕的畫面。詩中「玉宇瓊樓」、「春融紫禁」等詞句,描繪了天宮的華麗與紫禁城的春意,而「龍光搖動五色雲」則增添了神祕與吉祥的氛圍。後文通過對比「河圖埋沒」與「上林桑谷一夜長」,以及「丹穴豈是無鳳凰?鴝鵒乃來天子堂」,表達了世事無常與變遷的主題。結尾處的「桑田變滄海」與「景物淒涼畫圖在」則深化了這種變遷帶來的淒涼與感慨。整首詩語言華麗,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世事變遷的深刻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