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節士

· 王冕
夏侯先生天下士,風流倜儻忠義俱。 平生勳業能自知,腹內更有非常書。 浪遊不廢燈火讀,騎馬兒郎空碌碌。 王門講道三十年,坐使窮荒移國俗。 浮雲蔽日客夢單,勇銳欲食奸臣肝。 徑持白事上天子,不顧宰相與乃官。 沈冤昭雪清四海,舊時枝葉生光彩。 至今長安諸小兒,拍手爲之歌慷慨。 歸來弗受大官名,五湖一葉扁舟輕。 丹青徒寫蘇子卿,黃花自友陶淵明。 老我論交苦不早,意氣相期且傾倒。 讀公佳傳誦公詩,江南節士如公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夏侯先生:指夏節士,可能是作者王冕的朋友或敬仰的人物。
  • 風流倜儻:形容人英俊瀟灑,不拘小節。
  • 忠義俱:忠誠和義氣兼備。
  • 平生勳業:一生中的功績和成就。
  • 腹內更有非常書:內心有非凡的知識和智慧。
  • 浪遊不廢燈火讀:四處遊歷也不放棄夜讀。
  • 騎馬兒郎空碌碌:騎馬的年輕人只是空忙。
  • 王門講道三十年:在王公貴族家中講學三十年。
  • 坐使窮荒移國俗:使得邊遠荒涼之地改變了風俗。
  • 浮雲蔽日客夢單:比喻時局昏暗,個人夢想孤立無援。
  • 勇銳欲食奸臣肝:形容極其勇敢,想要懲治奸臣。
  • 徑持白事上天子:直接向皇帝陳述實情。
  • 不顧宰相與乃官:不顧及宰相和其他官員的反對。
  • 沈冤昭雪清四海:沉重的冤屈得到昭雪,天下清明。
  • 舊時枝葉生光彩:比喻舊時的聲譽和影響重新煥發光彩。
  • 歸來弗受大官名:回來後不接受高官厚祿。
  • 五湖一葉扁舟輕:比喻生活簡樸,自由自在。
  • 丹青徒寫蘇子卿:用畫筆描繪蘇子卿(可能是指蘇武)。
  • 黃花自友陶淵明:以菊花爲友,自比陶淵明。
  • 老我論交苦不早:感嘆自己與夏節士結交得太晚。
  • 意氣相期且傾倒:彼此期望志同道合,互相傾慕。
  • 讀公佳傳誦公詩:閱讀夏節士的傳記,吟誦他的詩。
  • 江南節士如公少:江南地區像夏節士這樣的節士很少。

翻譯

夏侯先生是天下聞名的士人,他風流倜儻,忠誠和義氣兼備。他對自己的一生功績和成就瞭如指掌,內心充滿了非凡的知識和智慧。他四處遊歷也不放棄夜讀,相比之下,那些騎馬的年輕人只是空忙。他在王公貴族家中講學三十年,使得邊遠荒涼之地改變了風俗。當時局昏暗,個人夢想孤立無援時,他勇敢地想要懲治奸臣。他直接向皇帝陳述實情,不顧及宰相和其他官員的反對。他的沉重的冤屈得到昭雪,天下清明,舊時的聲譽和影響重新煥發光彩。至今長安的小孩子們,還在拍手爲他歌頌。他回來後不接受高官厚祿,選擇了一種簡樸自由的生活,就像五湖中的一葉扁舟。他用畫筆描繪蘇子卿,以菊花爲友,自比陶淵明。我感嘆自己與夏節士結交得太晚,但我們彼此期望志同道合,互相傾慕。我閱讀夏節士的傳記,吟誦他的詩,江南地區像他這樣的節士很少。

賞析

這首作品讚頌了夏節士的高尚品質和非凡成就,通過對其生平事蹟的描述,展現了他的忠誠、智慧和勇氣。詩中「風流倜儻忠義俱」、「腹內更有非常書」等句,生動地描繪了夏節士的形象。後文通過對比夏節士與其他人的不同,突出了他的卓越和獨特。結尾處表達了對夏節士的敬仰和對自己與他結交太晚的遺憾,同時也反映了作者對江南地區節士稀缺的感慨。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夏節士的深深敬意。

王冕

王冕

王冕,字元章,號煮石山農,亦號“食中翁”、“梅花屋主”等,浙江諸暨楓橋人,元朝著名畫家、詩人、篆刻家。他出身貧寒,幼年替人放牛,靠自學成爲詩人,畫家。他以畫梅著稱,尤工墨梅。王冕詩多同情人民苦難、譴責豪門權貴、輕視功名利祿、描寫田園隱逸生活之作。他性格孤傲,鄙視權貴。有《竹齋集》3卷,續集2卷。存世畫跡有《三君子圖》、《墨梅圖》等。能治印,創用花乳石刻印章,篆法絕妙。[1]在小學課文《少年王冕》裏寫到,他總是把好的留給母親,由此看出他也是一個孝子。後來王冕爲躲避朝廷徵聘,隱居會稽山中,得病去世。 ► 714篇诗文

王冕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