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瓜洲二首

· 王冕
落日大江秋,淒涼覺底愁。 逆潮攻敗壘,荒樹入沙洲。 險固空餘跡,清平且壯遊。 不須腰十萬,明日上揚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泊瓜洲:停船靠岸在瓜洲。瓜洲位於今江蘇省揚州市南,是長江北岸的一個渡口。
  • 淒涼:形容景象或心情的孤寂悲涼。
  • 覺底愁:感到深深的憂愁。
  • 逆潮:逆流而上的潮水。
  • 攻敗壘:衝擊已經廢棄的防禦工事。
  • 荒樹:荒涼的樹木。
  • 沙洲:江河中由泥沙淤積而成的小片陸地。
  • 險固:指堅固的防禦工事。
  • 空餘跡:只剩下遺蹟。
  • 清平:指太平盛世。
  • 壯遊:豪邁的旅行。
  • 腰十萬:腰纏十萬貫,形容富有。
  • 上揚州:前往揚州。

翻譯

落日的餘暉灑在大江之上,秋意漸濃,我感到一種淒涼,心中涌起深深的憂愁。逆流而上的潮水衝擊着廢棄的防禦工事,荒涼的樹木孤獨地立在沙洲之上。那些曾經堅固的防禦工事如今只剩下遺蹟,而今世道清平,正是壯遊的好時機。無需腰纏萬貫,明日我將啓程前往繁華的揚州。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泊船瓜洲時的所見所感。詩中,「落日大江秋」一句,既展現了壯闊的自然景象,又透露出詩人內心的孤寂與憂愁。通過對「逆潮攻敗壘」和「荒樹入沙洲」的描寫,詩人進一步以廢墟和荒涼的景象來象徵歷史的滄桑和時代的變遷。後兩句則表達了詩人對太平盛世的嚮往和對壯遊的豪情,展現了詩人豁達樂觀的人生態度。整首詩意境深遠,情感豐富,語言簡練,表達了詩人對歷史、現實和未來的深刻思考。

王冕

王冕

王冕,字元章,號煮石山農,亦號“食中翁”、“梅花屋主”等,浙江諸暨楓橋人,元朝著名畫家、詩人、篆刻家。他出身貧寒,幼年替人放牛,靠自學成爲詩人,畫家。他以畫梅著稱,尤工墨梅。王冕詩多同情人民苦難、譴責豪門權貴、輕視功名利祿、描寫田園隱逸生活之作。他性格孤傲,鄙視權貴。有《竹齋集》3卷,續集2卷。存世畫跡有《三君子圖》、《墨梅圖》等。能治印,創用花乳石刻印章,篆法絕妙。[1]在小學課文《少年王冕》裏寫到,他總是把好的留給母親,由此看出他也是一個孝子。後來王冕爲躲避朝廷徵聘,隱居會稽山中,得病去世。 ► 71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