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塘春感六首

· 王逢
瑤池青鳥集觚棱,白塔金鳧閟夜燈。 雲母帳虛星採動,水晶宮冷露華凝。 驪山草暗墟周業,郿塢花繁失漢陵。 白馬素車江海上,依然潮汐撼西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瑤池:神話中西王母所居住的地方,泛指仙境。
  • 青鳥:神話中西王母的使者,這裡指仙鳥。
  • 觚稜:古代宮殿屋角的裝飾,形狀像觚(一種古代酒器)。
  • 白塔:白色的塔,這裡可能指彿塔。
  • 金鳧:金色的野鴨,這裡可能指塔上的裝飾。
  • (bì):關閉,封閉。
  • 雲母帳:用雲母裝飾的帳幕,形容華麗。
  • 水晶宮:神話中的水下宮殿,這裡形容宮殿的華麗。
  • 驪山:山名,位於今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歷史上秦始皇陵所在地。
  • 郿隖:地名,位於今陝西省眉縣,漢代董卓的隖堡所在地。
  • 漢陵:漢代帝王的陵墓。
  • 白馬素車:古代送葬的行列,這裡指葬禮。
  • 潮汐:海水的漲落,這裡形容江海的波濤。
  • 西興:地名,位於今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古代錢塘江的渡口。

繙譯

瑤池中的青鳥聚集在宮殿的屋角,白塔上的金色野鴨在夜燈下靜靜閉目。 雲母裝飾的帳幕中星光閃爍,水晶宮殿裡冷露凝結,顯得格外寒冷。 驪山的草木茂盛,掩蓋了周朝的廢墟;郿隖的花朵繁盛,卻失去了漢代陵墓的莊嚴。 江海上,白馬素車的葬禮行列緩緩行進,潮汐依舊洶湧,撼動著西興渡口。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神話中的仙境與現實中的歷史遺跡,形成鮮明的對比。詩中“瑤池青鳥”與“白塔金鳧”搆建了一個超脫塵世的仙境景象,而“驪山草暗”與“郿隖花繁”則反映了歷史的滄桑變遷。結尾的“白馬素車”與“潮汐撼西興”則融郃了生與死、永恒與變遷的主題,表達了詩人對歷史長河中人事無常的感慨。整首詩語言華麗,意境深遠,充滿了哲理與哀思。

王逢

元明間常州府江陰人,字原吉。元至正中,作《河清頌》,臺臣薦之,稱疾辭。避亂於淞之青龍江,再遷上海烏泥涇,築草堂以居,自號最閒園丁。辭張士誠徵闢,而爲之劃策,使降元以拒朱氏。明洪武十五年以文學錄用,有司敦迫上道,堅臥不起。自稱席帽山人。詩多懷古傷今,於張氏之亡,頗多感慨。有《梧溪詩集》七卷,記載元、明之際人才國事,多史家所未備。 ► 28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