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讀易兌卦衍朋友之義送歷陽廣文倪耕道應淵

· 方回
易象麗澤兌,朋友以講習。 設官爲之師,義取互相益。 六位六爻畫,分明如六人。 君子不可疏,小人不可親。 初以剛居下,不與四爲應。 和兌未有疑,吉士故可信。 二以剛居中,承三其人柔。 孚兌內不感,有吉無悔尤。 六三柔失位,其兇曰來兌。 來兌欲媚我,妄說政可外。 九以剛居四,六處三五間。 商度久乃決,在惡三之奸。 五象師之位,剛德既中正。 上比六見剝,願勿信彼佞。 極說不知已,引三之柔類。 此道未光大,正人所遐棄。 一令而民說,燮調奠乾坤。 一言朋友說,師道亦云尊。 大哉說之道,惟以剛爲主。 師友相與間,柔佞謹勿取。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易象:《易經》中的卦象。
  • 麗澤兌:《易經》中的兌卦,象征著喜悅和交流。
  • 六位六爻畫:指《易經》卦象中的六個位置和六個爻。
  • 吉士:有德行的人。
  • 孚兌:誠信和喜悅。
  • 悔尤:後悔和怨恨。
  • 來兌:主動尋求喜悅。
  • 媚我:討好我。
  • 妄說:衚說。
  • 商度:商量考慮。
  • 惡三之奸:厭惡第三爻的奸詐。
  • 五象師之位:第五爻象征領導者的位置。
  • 見剝:被剝奪,受損害。
  • :諂媚,奉承。
  • 極說:極度喜悅。
  • 柔類:柔弱的人。
  • 遐棄:遠離拋棄。
  • 燮調:調和,協調。
  • 奠乾坤:穩定天地,指治理國家。
  • 說之道:喜悅的原則。
  • 剛爲主:以剛強爲主。
  • 柔佞:柔弱和諂媚。

繙譯

《易經》中的兌卦象征著喜悅和交流,朋友之間通過講習相互增益。設立官職作爲導師,其意義在於互相幫助。卦中的六個位置和六個爻,分明像六個人。君子不可疏遠,小人不可親近。初爻以剛強居下,不與第四爻相應。和諧喜悅未有疑慮,有德行的人值得信任。第二爻以剛強居中,承接著第三爻的柔和。誠信和喜悅內心不感,有吉無悔恨。第六爻柔和失位,其兇兆是主動尋求喜悅。來尋求喜悅的人想討好我,衚說政治可以外行。第九爻以剛強居第四,第六爻処於第三和第五之間。經過長時間的商量考慮才決定,厭惡第三爻的奸詐。第五爻象征領導者的位置,剛強的德行既中正。上比第六爻被剝奪,希望不要相信那些諂媚的人。極度喜悅不知滿足,引導第三爻的柔弱類型。這條道路未能光大,正直的人所遠離拋棄。一旦命令使人民喜悅,調和穩定天地。一句話使朋友喜悅,師道也受到尊重。偉大的喜悅原則,衹以剛強爲主。在師友之間,柔弱和諂媚謹慎勿取。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解讀《易經》中的兌卦,探討了朋友、師生之間的相処之道。詩中強調了剛強和誠信的重要性,以及對柔弱和諂媚的警惕。通過對卦象的細致分析,詩人傳達了在人際交往中應堅持正直和真誠,避免被表麪的討好和衚說所迷惑。整躰上,這首詩是對《易經》哲理的深刻闡釋,同時也是對人際關系中道德準則的探討。

方回

元朝詩人、詩論家。方回節操無可言者,爲世所譏,然善論詩文,論詩主江西派,爲江西詩派殿軍(參見《中國文學史·第三卷·第六編·元代文學》)。字萬里。徽州歙縣(今屬安徽)人。南宋理宗時登第,初以《梅花百詠》向權臣賈似道獻媚,後見似道勢敗,又上似道十可斬之疏,得任嚴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將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論,及元兵至,又望風迎降,得任建德路總管,不久罷官,即徜徉於杭州、歙縣一帶,晚年在杭州以賣文爲生,以至老死。 方回罷官後,致力於詩,選唐、宋近體詩,加以評論,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