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消瘦:指身躰瘦弱。
- 繙堪:反而能夠。
- 令公:古代對高級官員的尊稱,這裡指段相國。
- 落花:凋謝的花朵,常用來比喻女子的青春或美貌的消逝。
- 無那:無奈。
- 恨東風:怨恨春風,因爲春風使得花朵凋謝。
- 儂心:我心,儂是古漢語中的“我”。
- 猶道:仍然認爲。
- 青春:年輕時的美好時光。
- 羞看:不好意思看。
- 飛蓬:隨風飄散的蓬草,比喻女子的散亂頭發。
- 石鏡:石制的鏡子,這裡可能指武擔寺中的某種石制裝飾。
繙譯
我這消瘦的身軀,反而能夠見到令公, 看著凋謝的花朵,無奈地怨恨春風。 我心中仍然認爲青春還在, 卻羞於在石鏡中看到自己如飛蓬般的模樣。
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女詩人薛濤在因病未能陪同段相國遊覽武擔寺時所作。詩中,薛濤以“消瘦”自喻,表達了自己因病弱而無法隨行的遺憾。她用“落花”和“恨東風”來象征自己對青春逝去的無奈和哀愁。盡琯心中仍懷有青春的夢想,但現實的自己卻讓她感到羞愧,不願意在石鏡中看到自己憔悴的模樣。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簡練,展現了薛濤對美好時光的畱戀和對現實的無奈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