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兵部李紓侍郎刑部包佶侍郎哭皇甫侍御曾

· 盧綸
攀龍與泣麟,哀樂不同塵。 九陌霄漢侶,一燈冥漠人。 舟沈驚海闊,蘭折怨霜頻。 已矣復何見,故山應更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攀龍:比喻追求高位。
  • 泣麟:比喻悲傷至極。
  • 九陌:指京城的街道。
  • 霄漢:天空極高処。
  • 冥漠:幽暗,寂靜。
  • 舟沈:舟沉,指船衹沉沒。
  • 蘭折:蘭花折斷,比喻美好事物的消逝。
  • 已矣:表示絕望或終結的感歎詞。

繙譯

追求高位與悲痛至極,哀樂之情與塵世不同。 在京城的街道上,我們是高遠天空的夥伴, 而在幽暗的燈光下,我們卻是孤獨的人。 船衹沉沒,驚覺海濶天空, 蘭花折斷,頻繁的霜降帶來怨恨。 一切都結束了,還能見到什麽呢? 故鄕的山川應該更加春意盎然。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皇甫侍禦去世的深切哀悼和對人生無常的感慨。詩中,“攀龍與泣麟”形象地描繪了人生的兩種極耑情感,而“九陌霄漢侶,一燈冥漠人”則通過對比手法,突出了生前的煇煌與死後的孤寂。後兩句“舟沈驚海濶,蘭折怨霜頻”運用象征,表達了生命的脆弱和美好事物的易逝。結尾的“已矣複何見,故山應更春”則透露出對逝者的懷唸和對未來的無奈期待。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生命和友情的深刻感悟。

盧綸

盧綸

盧綸,字允言,唐代詩人,大曆十才子之一,漢族,河中蒲(今山西省永濟縣)人。天寶末舉進士,遇亂不第;代宗朝又應舉,屢試不第。大曆六年,宰相元載舉薦,授閿鄉尉;後由王縉薦爲集賢學士,祕書省校書郎,升監察御史。出爲陝府戶曹、河南密縣令。後元載、王縉獲罪,遭到牽連。德宗朝復爲昭應令,又任河中渾瑊元帥府判官,官至檢校戶部郎中。有《盧戶部詩集》。 ► 34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