罷章陵令山居過中峯道者二首其一

· 錢起
寧辭園令秩,不改淵明調。 解印無與言,見山始一笑。 幽人還絕境,誰道苦奔峭。 隨雲剩渡溪,出門更垂釣。 吾廬青霞裏,窗樹玄猿嘯。 微月清風來,方知散發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罷章陵令:指辭去章陵縣的官職。
  • 園令秩:指園令的官職和俸祿。
  • 淵明調:指陶淵明那種超然物外的生活態度。
  • 解印:指交還官印,即辭官。
  • 無與言:沒有人可以交談。
  • 幽人:隱士。
  • 絕境:指人跡罕至的地方。
  • 奔峭:指險峻的山路。
  • 隨雲:比喻隨遇而安,隨波逐流。
  • 剩渡溪:指渡過溪流。
  • 垂釣:指釣魚,常用來比喻隱居生活。
  • 吾廬:我的住所。
  • 青霞:指山中的雲霧。
  • 窗樹:窗外的樹木。
  • 玄猿嘯:黑色的猿猴在叫。
  • 微月:指月亮初升,光線微弱。
  • 清風:涼爽的風。
  • 散發:指不束髮,形容閒適自在。

翻譯

我寧願放棄園令的官職,也不願改變陶淵明那樣超然的生活態度。 辭去官職後,沒有人可以交談,只有看到山景時纔會露出笑容。 隱士回到了人跡罕至的地方,誰說山路險峻難以行走。 隨着雲霧渡過溪流,出門後便去垂釣。 我的住所在青霞繚繞的山中,窗外是樹木和猿猴的叫聲。 當微弱的月光和涼爽的風吹來,我才真正體會到不束髮的妙處。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錢起對隱居生活的嚮往和對官場生活的厭倦。詩中,「寧辭園令秩,不改淵明調」直接表明了詩人寧願放棄官職也要保持陶淵明式的超然態度。通過「解印無與言,見山始一笑」描繪了辭官後的孤獨與對自然的喜悅。後文通過對隱居環境的描寫,如「隨雲剩渡溪,出門更垂釣」和「吾廬青霞裏,窗樹玄猿嘯」,進一步展現了隱居生活的寧靜與自由。最後,「微月清風來,方知散發妙」則深刻表達了詩人對這種生活的深刻體驗和滿足感。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熱愛和追求。

錢起

錢起

錢起,字仲文,吳興(今屬浙江)人。天寶進士,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稱錢考功。代宗大曆中爲翰林學士。他是大曆十才子之一,也是其中傑出者。又與郎士元齊名,當時稱爲“前有沈宋,後有錢郎”。 ► 4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