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昌行
驅馬至益昌,倍驚風俗和。
耕夫隴上謠,負者途中歌。
處處川復原,重重山與河。
人煙遍餘田,時稼無閒坡。
問業一何脩,太守德化加。
問身一何安,太守恩懷多。
賢哉我太守,在古無以過。
愛人甚愛身,治郡如治家。
雲雷既奮騰,草木遂萌芽。
乃知良二千,德足爲國華。
今時固精求,漢帝非徒嗟。
四海有青春,衆植佇揚葩。
期當作說霖,天下同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益昌:地名,今四川省廣元市。
- 風俗和:風俗淳樸和諧。
- 隴上謠:田間地頭的民謠。
- 負者:揹負東西的人。
- 人煙:指人家、住戶。
- 餘田:剩餘的田地。
- 時稼:當時的莊稼。
- 閒坡:閒置的土地。
- 業:指治理。
- 脩:同「修」,修養,治理。
- 太守:古代官職,相當於現在的市長。
- 德化:以德行教化。
- 恩懷:恩惠和關懷。
- 治郡:治理郡縣。
- 雲雷:比喻政治清明,如雲雷般振奮人心。
- 奮騰:振奮騰飛。
- 草木遂萌芽:比喻萬物復甦,生機勃勃。
- 二千:指二千石,古代官吏的俸祿,這裏指太守。
- 國華:國家的精華,指優秀的人才。
- 精求:精心追求。
- 漢帝:指漢朝的皇帝。
- 徒嗟:空自嘆息。
- 四海:指天下。
- 青春:指春天的生機。
- 衆植:衆多的植物。
- 佇揚葩:等待開花。
- 說霖:比喻有益的言論或政策。
- 霶?:大雨滂沱的樣子,比喻恩澤廣泛。
翻譯
我驅馬來到益昌,倍感這裏的風俗淳樸和諧。農夫在田間唱着民謠,揹負東西的人在途中歌唱。到處都是河流和平原,重重山巒與河流交錯。人煙遍佈剩餘的田地,當時的莊稼沒有閒置的土地。詢問這裏的治理如何,太守的德行教化深入人心。詢問人們的生活如何安定,太守的恩惠和關懷無處不在。賢明的太守,在古代也難以超越。他愛護人民如同愛護自己,治理郡縣如同治理自己的家。政治清明如雲雷振奮人心,萬物復甦,生機勃勃。這就是優秀的太守,他的德行足以成爲國家的精華。現在我們確實在精心追求,漢朝的皇帝也並非空自嘆息。天下充滿了春天的生機,衆多的植物等待開花。期望能成爲有益的言論或政策,讓恩澤如同大雨滂沱般廣泛。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益昌地區的和諧景象,通過農夫和負者的歌聲,展現了當地人民的幸福生活。詩中讚美了太守的德行和治理,將其比作古代的賢臣,強調其對人民的深愛和治理郡縣的才能。最後,詩人表達了對未來美好景象的期望,希望有益的政策能像春雨一樣滋潤大地,使國家繁榮昌盛。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清明政治和美好生活的嚮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