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口新居寄同省朋故
種黍傍煙溪,榛蕪兼沮洳。
亦知生計薄,所貴隱身處。
橡慄石上村,莓苔水中路。
蕭然授衣日,得此還山趣。
汲井愛秋泉,結茅因古樹。
閒雲與幽鳥,對我不能去。
寄謝鴛鷺羣,狎鷗拙所慕。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榛蕪(zhēn wú):指叢生的草木。
- 沮洳(jù rù):低溼之地。
- 橡慄:橡樹的果實,可食。
- 莓苔:青苔。
- 蕭然:形容環境清靜。
- 授衣:指九月,古代九月製備寒衣,稱「授衣」。
- 結茅:建造茅屋。
- 寄謝:寄託問候。
- 鴛鷺羣:比喻朝官的行列,因其整齊有序如鴛鴦和鷺鷥。
- 狎鷗:親近海鷗,比喻隱逸生活。
翻譯
在靠近煙霧繚繞的小溪邊種植黍米,周圍是叢生的草木和低溼的土地。 我知道生活簡樸,但我珍視的是隱居的寧靜。 橡慄散落在村中的石頭上,青苔覆蓋着水中的小路。 在這樣一個清靜的九月日子裏,我享受着迴歸山林的樂趣。 我喜歡從井中汲取秋天的泉水,用古樹旁的材料建造茅屋。 悠閒的雲和幽靜的鳥,它們似乎不願離開我。 向那些朝中的同僚們寄託我的問候,我羨慕那些與海鷗親近的隱逸者。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錢起在谷口新居的隱居生活,表達了他對簡樸生活的滿足和對自然寧靜的嚮往。詩中通過對自然景物的細膩描繪,如「煙溪」、「榛蕪」、「沮洳」、「橡慄」、「莓苔」,展現了隱居環境的幽靜與原始。後半部分則通過「汲井」、「結茅」、「閒雲」、「幽鳥」等意象,進一步抒發了詩人對隱居生活的熱愛和對世俗的淡漠。最後兩句以「寄謝鴛鷺羣,狎鷗拙所慕」作結,既表達了對朝中同僚的問候,也透露出對隱逸生活的深切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