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月夜書懷

· 劉滄
疏柳高槐古巷通,月明西照上陽宮。 一聲邊雁塞門雪,幾處遠砧河漢風。 獨榻閒眠移嶽影,寒窗幽思度煙空。 孤吟此夕驚秋晚,落葉殘花樹色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西照:夕陽的餘暉。
  • 上陽宮:唐代洛陽的一座宮殿,位於洛陽城西。
  • 邊雁:指從邊疆飛來的雁,常用來象徵邊疆的寒冷和孤寂。
  • 塞門雪:塞外的雪,形容邊疆的寒冷。
  • 遠砧:遠處的砧聲,砧聲是古代婦女搗衣時發出的聲音,常用來象徵秋天的到來和思鄉之情。
  • 河漢風:銀河下的風,形容秋夜的涼爽。
  • 獨榻:孤獨的牀榻。
  • 嶽影:山嶽的影子。
  • 煙空:煙霧瀰漫的天空。
  • 驚秋晚:驚覺秋天已經深了。
  • 落葉殘花:落下的葉子和凋謝的花朵,象徵着秋天的蕭瑟。

翻譯

古老的巷子通向稀疏的柳樹和高大的槐樹,明亮的月光照在西邊的上陽宮。一聲邊疆飛來的雁鳴,塞外的雪似乎在耳邊響起,幾處遠方的砧聲伴隨着銀河下的風。獨自躺在牀榻上,山嶽的影子隨着閒眠而移動,寒窗中的幽思穿越煙霧瀰漫的天空。在這個孤獨的夜晚吟詩,驚覺秋天已經深了,落葉和殘花在樹色中飄落。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秋夜的洛陽景象,通過月光、雁鳴、砧聲等元素,營造出一種孤寂和思鄉的氛圍。詩中「獨榻閒眠移嶽影」一句,巧妙地以山影的移動來象徵詩人的孤獨和無眠,而「寒窗幽思度煙空」則進一步以煙霧瀰漫的天空來表達詩人的深沉思緒。結尾的「驚秋晚,落葉殘花樹色中」更是以落葉和殘花來強化秋天的蕭瑟和詩人的感慨,整首詩情感深沉,意境悽美,展現了詩人對秋夜的獨特感受。

劉滄

唐汶陽人,字蘊靈。體貌魁梧,善飲酒,尚氣節,好論古今事。工詩,尤長七律。屢舉進士,宣宗八年方及第,時發已白。調華原尉,遷龍門令。有《劉滄詩》一卷。 ► 1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