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張法曹萬頃小山暇

· 錢起
樂道隨去處,養和解朝簪。 茅堂近丹闕,佳致亦何深。 退食不趨府,忘機還在林。 清風亂流上,永日小山陰。 解籜雨中竹,將雛花際禽。 物華對幽寂,弦酌兼詠吟。 自昔仰高步,及茲勞所欽。 郢歌叨繼組,知己復知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樂道:樂於修道。
  • 養和:保養身心。
  • 朝簪:朝廷官員的冠飾,借指朝廷官員。
  • 丹闕:紅色的宮門,指皇宮。
  • 退食:退朝後進食,指公餘休息。
  • 忘機:忘卻計較或巧詐之心,指自甘恬淡與世無爭。
  • 解籜:竹筍脫殼。
  • 將雛:攜帶幼禽。
  • 物華:自然景物。
  • 幽寂:幽靜寂寞。
  • 弦酌:彈琴飲酒。
  • 詠吟:吟詠詩歌。
  • 高步:高尚的行爲或出類拔萃。
  • 郢歌:指高雅的詩歌。
  • 繼組:繼承前人的事業。
  • 知己:彼此相互瞭解而情誼深切的人。
  • 知音:指理解自己思想感情的人。

翻譯

樂於修道,隨遇而安,保養身心,解下朝廷的冠飾。茅屋靠近皇宮,美好的景緻多麼深遠。退朝後不急於回府,忘卻機巧之心,還在林中。清風在亂流之上,長日裏小山之陰。竹筍在雨中脫殼,花間禽鳥帶着雛鳥。自然景物與幽靜寂寞相對,彈琴飲酒兼吟詠詩歌。自古以來仰慕高尚的行爲,到此更加勞心欽佩。繼承高雅的詩歌,知己與知音。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嚮往和對自然美的讚美。詩中,「樂道隨去處,養和解朝簪」展現了詩人樂於修道、隨遇而安的生活態度,以及對朝廷生活的疏離感。後文通過對自然景物的細膩描繪,如「解籜雨中竹,將雛花際禽」,傳達出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幽靜生活的嚮往。結尾的「知己復知音」則表達了詩人對知音難尋的感慨,以及對繼承前人高尚事業的決心。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體現了詩人淡泊名利、追求心靈自由的高尚情操。

錢起

錢起

錢起,字仲文,吳興(今屬浙江)人。天寶進士,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稱錢考功。代宗大曆中爲翰林學士。他是大曆十才子之一,也是其中傑出者。又與郎士元齊名,當時稱爲“前有沈宋,後有錢郎”。 ► 4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