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謫(zhé):古代官吏因罪被降職或流放。
- 陽和:春天的暖氣。
- 逐:驅散。
- 職田:官員的俸祿田。
- 儂(nóng):你,古時南方方言。
- 打春牛:古代立春時舉行的一種儀式,用鞭子抽打泥塑的牛,象徵春耕開始。
翻譯
春天的暖氣還未驅散民衆的憂愁,大雪覆蓋羣山,映襯着白髮的老人。 失去了俸祿田,我飢寒交迫,快要餓死,你這孩子又何必去抽打那春牛呢?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春天來臨之際,民衆依然生活在寒冷和困苦中的情景。詩中「陽和未解逐民憂」一句,既表達了春天雖至但民衆憂愁未解的現實,又暗含了對時政的批評。後兩句「不得職田飢欲死,兒儂何事打春牛」,則通過對比官員失去俸祿田的困境與立春儀式的虛無,進一步抒發了作者對社會不公和民衆苦難的深切同情。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民生的關懷和對社會現實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