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鄭郎中高州遊東潭

· 劉滄
煙嵐晚入溼旌旗,高檻風清醉未歸。 夾路野花迎馬首,出林山鳥向人飛。 一溪寒水涵清淺,幾處晴雲度翠微。 自是謝公心近得,登樓望月思依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煙嵐(yān lán):山中的霧氣。
  • 旌旗(jīng qí):古代用羽毛裝飾的軍旗,也泛指旗幟。
  • 高檻(gāo jiàn):高高的欄杆。
  • 謝公:指謝靈運,東晉時期的著名詩人,以山水詩著稱。

翻譯

山中的霧氣在傍晚時分沾溼了軍旗,我站在高高的欄杆旁,清風徐來,醉意未消,不願歸去。 路旁的野花似乎在迎接騎馬的我,山林中的鳥兒飛出來,對着人歡快地飛翔。 一條清澈的溪水在寒冷中流淌,幾片晴朗的雲朵飄過翠綠的山巒。 我彷彿領悟了謝靈運的心境,登上樓臺,望着明月,思緒萬千,依依不捨。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傍晚時分在東潭遊玩的情景,通過「煙嵐」、「旌旗」、「高檻」等意象,營造出一種朦朧而清新的氛圍。詩中「夾路野花迎馬首,出林山鳥向人飛」生動地表現了自然景物對人的親近和歡迎,體現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嚮往。結尾處提到「謝公」,暗示了詩人對謝靈運山水詩的共鳴,以及對山水之美的深刻感悟。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陶醉和對前賢詩意的追尋。

劉滄

唐汶陽人,字蘊靈。體貌魁梧,善飲酒,尚氣節,好論古今事。工詩,尤長七律。屢舉進士,宣宗八年方及第,時發已白。調華原尉,遷龍門令。有《劉滄詩》一卷。 ► 1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