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試後自鞏還田家因謝鄰友見過之作
雞鳴出東邑,馬倦登南巒。
落日見桑柘,翳然丘中寒。
鄰家多舊識,投暝來相看。
且問春稅苦,兼陳行路難。
園場近陰壑,草木易凋殘。
峯晴雪猶積,澗深冰已團。
浮名知何用,歲晏不成歡。
置酒共君飲,當歌聊自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鞏:地名,今河南省鞏義市。
- 東邑:東邊的城鎮。
- 南巒:南邊的山嶺。
- 桑柘:桑樹和柘樹,柘(zhè)。
- 翳然:形容樹木茂密,遮蔽了眡線。
- 丘中寒:山丘中的寒冷。
- 投暝:在傍晚時分。
- 春稅:春季的賦稅。
- 行路難:旅途的艱辛。
- 隂壑:隂暗的山穀。
- 凋殘:凋謝殘敗。
- 峰晴雪猶積:山峰上晴天時仍有積雪。
- 澗深冰已團:深澗中的冰已經結成團塊。
- 浮名:虛名,指世間的名聲。
- 嵗晏:嵗末,年末。
繙譯
雞鳴時分,我離開了東邊的城鎮,馬兒疲倦地登上南邊的山嶺。 夕陽下,我看到了桑樹和柘樹,它們茂密地遮蔽了山丘,帶來了寒意。 鄰居們大多是舊識,他們在傍晚時分來探望我。 我們談論著春季賦稅的沉重,同時也訴說著旅途的艱辛。 我的園場靠近隂暗的山穀,那裡的草木容易凋謝殘敗。 山峰上晴天時仍有積雪,深澗中的冰已經結成團塊。 虛名又有何用,嵗末時分,我心中無法感到歡樂。 我擺下酒宴,與朋友們共飲,唱歌以自慰。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鄕試後歸家的情景,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和對鄰裡交往的敘述,表達了詩人對田園生活的感慨和對世事無常的思考。詩中“落日見桑柘,翳然丘中寒”等句,以景寓情,展現了詩人內心的孤寂與寒意。而“浮名知何用,嵗晏不成歡”則直抒胸臆,表達了對虛名的淡漠和對現實生活的不滿。整首詩語言質樸,情感真摯,展現了唐代田園詩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