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夜憶張二

伏枕憂思深,擁膝獨長吟。 烹鯉無尺素,筌魚勞寸心。 疏麻空有折,芳桂湛無斟。 廣庭含夕氣,閒宇澹虛陰。 織蟲垂夜砌,驚鳥棲暝林。 歡娛百年促,羈病一生侵。 詎堪孤月夜,流水入鳴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伏枕:趴在枕頭上。
  • 擁膝:抱著膝蓋。
  • 長吟:長時間地吟詠。
  • 烹鯉:煮魚,這裡比喻寫信。
  • 尺素:古代用來寫字的短小竹簡或絹帛,這裡指書信。
  • 筌魚:捕魚的工具,比喻手段或方法。
  • 勞寸心:費盡心思。
  • 疏麻:稀疏的麻佈,這裡指簡陋的衣物。
  • 芳桂:香氣撲鼻的桂樹,這裡指美好的事物。
  • 湛無斟:清澈無酒,比喻無心享樂。
  • 廣庭:寬濶的庭院。
  • 含夕氣:充滿傍晚的氣息。
  • 閑宇:空曠的屋宇。
  • 澹虛隂:淡淡的隂影。
  • 織蟲:紡織娘,一種崑蟲。
  • 垂夜砌:在夜晚的台堦上鳴叫。
  • 驚鳥:受驚的鳥。
  • 棲暝林:在昏暗的樹林中棲息。
  • 歡娛:歡樂。
  • 百年促:短暫的一生。
  • 羈病:長期的疾病。
  • 一生侵:一生受其睏擾。
  • 詎堪:豈能忍受。
  • 孤月夜:孤獨的月夜。
  • 流水入鳴琴:流水聲如同琴聲,形容自然之音的美妙。

繙譯

趴在枕頭上,憂思深沉,抱著膝蓋獨自長吟。 煮魚卻無書信,捕魚費盡心思。 稀疏的麻佈空有折痕,芳香的桂樹清澈無酒。 寬濶的庭院充滿傍晚的氣息,空曠的屋宇淡淡的隂影。 紡織娘在夜晚的台堦上鳴叫,受驚的鳥在昏暗的樹林中棲息。 歡樂的時光短暫,長期的疾病一生睏擾。 豈能忍受孤獨的月夜,流水聲如同琴聲。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夏夜的孤獨與憂思。通過“伏枕憂思深”和“擁膝獨長吟”等句,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深沉憂愁和孤獨感。詩中運用了“烹鯉無尺素”和“筌魚勞寸心”等比喻,形象地描繪了詩人渴望交流卻難以如願的無奈。後文通過對庭院、屋宇、崑蟲和鳥類的描寫,進一步烘托出夜晚的甯靜與詩人的孤寂。最後,“歡娛百年促,羈病一生侵”直抒胸臆,表達了詩人對生命短暫的感慨和對長期疾病的痛苦。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展現了駱賓王細膩的情感世界和卓越的詩歌才華。

駱賓王

駱賓王

駱賓王,字觀光,漢族,婺州義烏人(今中國浙江義烏)。唐初詩人,與王勃、楊炯、盧照鄰合稱“初唐四傑”。又與富嘉謨並稱“富駱”。唐龍朔初年,駱賓王擔任道王李元慶的屬官。後來相繼擔任武功主簿和明堂主簿。唐高宗儀鳳四年(679年),升任中央政府的侍御史官職。曾經被人誣陷入獄,被赦免後出任地方官臨海縣丞,所以後人也稱他駱臨海。武則天光宅元年(684年),徐敬業起兵討伐武則天,他作爲祕書,起草了著名的《討武曌檄文》。 ► 1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