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春

微雨微風隔晝簾,金爐檀炷冷慵添。 桃花滿地春牢落,柳絮成堆雪棄嫌。 寶瑟不能邀卓氏,綵毫何必夢江淹。 宦情歸興休相撓,隼旆漁舟總未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金爐檀炷(zhù):指香爐中燃燒的檀香。
  • 冷慵添:慵嬾地添加。
  • 牢落:荒廢,冷清。
  • 棄嫌:嫌棄,不喜歡。
  • 寶瑟:珍貴的瑟,一種古代樂器。
  • 卓氏:指卓文君,司馬相如的妻子,這裡指美好的愛情。
  • 綵毫:彩色的筆,指寫作。
  • 江淹:南朝文學家,以文才著稱。
  • 宦情:官場生涯的情感。
  • 歸興:歸隱的興致。
  • 隼旆(sǔn pèi):指官員的旗幟,這裡代指官職。
  • 漁舟:捕魚的船,這裡象征隱居生活。

繙譯

微風細雨隔著白天的簾幕,金爐中的檀香嬾洋洋地添加。 桃花落滿地麪,春意顯得荒涼,柳絮如雪堆積,被人嫌棄。 珍貴的瑟無法吸引卓文君那樣的人物,彩筆又何必夢見江淹那樣的才子。 官場的情感和歸隱的興致不要相互乾擾,官員的旗幟和漁舟的生活我都不會厭倦。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春日的景象,通過微雨微風、桃花柳絮等自然元素,表達了詩人對春日荒涼之感的抒發。詩中“金爐檀炷冷慵添”一句,既描繪了室內靜謐的氛圍,又透露出詩人的慵嬾心情。後兩句通過對“寶瑟”和“綵毫”的否定,表達了詩人對世俗名利的超然態度。最後兩句則明確表達了詩人對官場和隱居生活都不厭倦的豁達心境,展現了詩人超脫世俗、追求內心平靜的生活態度。

劉兼

生卒年不詳。長安(今陝西西安)人。由五代入宋,宋初曾任滎州刺史。曾預修《舊五代史》。事蹟見《唐才子傳》卷一〇《殷文圭傳》附。能詩,擅長七律。其詩多寫景詠懷之作,詩風清麗。辛文房則詆爲“氣卑格下”(《唐才子傳》),未免過甚。《全唐詩》存詩1卷。 ► 8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