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行無題一百首

· 錢珝
江草何多思,冬青尚滿洲。 誰能驚鵩鳥,作賦爲沙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鵩鳥(fú niǎo):古代傳說中的一種不祥之鳥,不常見,比喻災禍。
  • 沙鷗:水鳥名,常在江河湖海等水域自由飛翔,常用來象征自由或隱逸的生活。

繙譯

江邊的草啊,你爲何如此多愁善感,鼕青樹依舊覆蓋著整個洲頭。 有誰能驚動那不祥的鵩鳥,我甯願作詩贊美那自由飛翔的沙鷗。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江邊草和鼕青樹的描繪,營造出一種靜謐而略帶憂鬱的江景。詩中“鵩鳥”與“沙鷗”的對比,表達了詩人對於世俗紛擾的厭倦和對自由生活的曏往。詩人借“鵩鳥”象征不祥與睏擾,而“沙鷗”則代表了他心中的理想生活——自由、甯靜。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透露出詩人超脫塵世、曏往自然的情懷。

錢珝

錢珝,字瑞文,吳興人,吏部尚書徽之子,錢徽之孫,善文詞。據《新唐書·錢徽傳》記載,唐昭宗乾寧二年(895)是由宰相王摶薦知制誥,以尚書郎得掌誥命,進中書舍人。光化三年(900)六月,王摶被貶,不久又賜死,這是昭宗時代的一個大獄,錢珝也被牽連,貶撫州司馬。 ► 11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