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婦怨

金閨寂寞罷妝臺,玉箸欄干界粉腮。 花落掩關春欲暮,月圓攲枕夢初回。 鸞膠豈續愁腸斷,龍劍難揮別緒開。 曾寄錦書無限意,塞鴻何事不歸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金閨:指華麗的閨房。
  • 玉箸:比喻眼淚,形容淚水如玉筷般晶瑩。
  • 欄干:欄杆。
  • :此處指淚水在臉上形成的痕跡。
  • 粉腮:指女子塗了粉的臉頰。
  • 掩關:關閉門窗。
  • 春欲暮:春天即將結束。
  • 月圓:指月圓之夜,常象徵團圓。
  • 攲枕:斜靠在枕頭上。
  • 鸞膠:傳說中能粘合斷絃的膠,比喻無法修復的情感。
  • 愁腸斷:形容極度的悲傷。
  • 龍劍:寶劍,比喻無法解決的問題。
  • 別緒:離別的情感。
  • 錦書:書信的美稱。
  • 塞鴻:指邊塞的鴻雁,常用來比喻傳遞信息。

翻譯

華麗的閨房裏,她寂寞地離開了梳妝檯,淚水如玉筷般晶瑩,在塗了粉的臉頰上劃出痕跡。花兒凋落時,她關閉了門窗,春天即將結束;月圓之夜,她斜靠在枕頭上,夢剛醒來。鸞膠怎能修復她那斷了的愁腸,寶劍也無法揮去她離別的情感。她曾經寄出充滿無限情意的書信,但邊塞的鴻雁爲何還不帶回消息?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徵婦的孤獨與思念。詩中,「金閨」、「玉箸」、「粉腮」等詞語細膩地刻畫了女子的美貌與哀愁。通過「花落掩關」、「月圓攲枕」等意象,表達了女子對遠方徵人的深切思念和無盡等待。詩的結尾,以「塞鴻何事不歸來」的疑問,抒發了女子對徵人歸來的渴望與無奈。整首詩語言婉約,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五代十國時期徵婦的普遍心境。

劉兼

生卒年不詳。長安(今陝西西安)人。由五代入宋,宋初曾任滎州刺史。曾預修《舊五代史》。事蹟見《唐才子傳》卷一〇《殷文圭傳》附。能詩,擅長七律。其詩多寫景詠懷之作,詩風清麗。辛文房則詆爲“氣卑格下”(《唐才子傳》),未免過甚。《全唐詩》存詩1卷。 ► 8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