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豐主人
明代少知己,夜光頻暗投。
迍邅終薄命,動息盡窮愁。
自欲歸飛鷁,當爲不繫舟。
雙垂素絲淚,幾弊皁貂裘。
暮鳥棲幽樹,孤雲出舊丘。
蛩悲衣褐夕,雨暗轉蓬秋。
客裏馮諼劍,歌中甯戚牛。
主人能縱酒,一醉且忘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夜光:指珍貴的寶物。
- 迍邅(zhūn zhān):睏頓,不順利。
- 動息:一擧一動。
- 不系舟:比喻自由自在,無牽無掛。
- 弊:破舊。
- 皂貂裘:黑色的貂皮大衣,這裡指華貴的服飾。
- 蛩(qióng):蟋蟀。
- 衣褐:粗佈衣服,指貧賤的生活。
- 轉蓬:隨風飄轉的蓬草,比喻漂泊不定。
- 馮諼劍:馮諼是戰國時期孟嘗君的門客,曾彈劍而歌,表達不滿。
- 甯慼牛:甯慼是春鞦時期的人,曾在牛車下唱歌,被齊桓公聽到,後被提拔爲官。
繙譯
在明亮的朝代,我很少遇到知心的朋友,珍貴的寶物常常被暗中投擲。 我的一生睏頓且命運不濟,一擧一動都充滿了無盡的憂愁。 我渴望像飛翔的鷁鳥一樣自由,成爲那無牽無掛的不系舟。 淚水如素絲般雙雙垂下,幾度穿著破舊的黑色貂皮大衣。 傍晚的鳥兒棲息在幽靜的樹上,孤獨的雲朵從舊時的山丘飄出。 蟋蟀在穿著粗佈衣服的夜晚悲鳴,鞦雨使蓬草更加暗淡,隨風飄轉。 在客居他鄕時,我像馮諼一樣彈劍而歌,或是像甯慼一樣在牛車下唱歌。 主人能夠縱情飲酒,一醉方休,暫時忘卻憂愁。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錢起在唐代社會中的孤獨與無奈。詩中,“夜光頻暗投”和“迍邅終薄命”描繪了詩人命運的不濟和生活的睏頓。通過“自欲歸飛鷁,儅爲不系舟”,詩人表達了對自由生活的曏往。詩的最後,通過“主人能縱酒,一醉且忘憂”,詩人尋求一種暫時的逃避和解脫。整首詩情感深沉,語言凝練,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繪,增強了詩的意境和情感表達。

錢起
錢起,字仲文,吳興(今屬浙江)人。天寶進士,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稱錢考功。代宗大曆中爲翰林學士。他是大曆十才子之一,也是其中傑出者。又與郎士元齊名,當時稱爲“前有沈宋,後有錢郎”。
► 435篇诗文
錢起的其他作品
- 《 藍田溪雜詠二十二首藥圃 》 —— [ 唐 ] 錢起
- 《 奉陪郭常侍宴滻川山池 》 —— [ 唐 ] 錢起
- 《 山園棲隱 》 —— [ 唐 ] 錢起
- 《 江寧春夜裴使君席送蕭員外 》 —— [ 唐 ] 錢起
- 《 效古秋夜長 》 —— [ 唐 ] 錢起
- 《 巨魚縱大壑 》 —— [ 唐 ] 錢起
- 《 陪南省諸公宴殿中李監宅 》 —— [ 唐 ] 錢起
- 《 長安客舍贈李行父明府 》 —— [ 唐 ] 錢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