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陳翃郎中拜本府少尹兼侍御史獻上侍中因呈同院諸公
金印垂鞍白馬肥,不同疏廣老方歸。
三千士裏文章伯,四十年來錦繡衣。
節比青松當澗直,心隨黃雀繞檐飛。
鄉中賀者唯爭路,不識傳呼獬豸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金印:古代高級官員的印章,象征權力和地位。
- 垂鞍:掛在馬鞍上的裝飾,此処指馬鞍上的裝飾華麗。
- 疏廣:指疏遠廣大的民衆,即不親近百姓。
- 老方歸:指年老時廻歸故裡。
- 文章伯:指文學界的領袖或傑出人物。
- 錦綉衣:華美的衣服,比喻顯赫的地位或榮耀。
- 節比青松:比喻人的品節像青松一樣堅貞不屈。
- 黃雀:小鳥,此処比喻微小或卑微的事物。
- 獬豸: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神獸,能辨別是非曲直,常用來象征公正。
繙譯
金印掛在華麗的馬鞍上,白馬肥壯,與那些疏遠民衆、年老歸鄕的官員不同。 在三千士人中,他是文章的領袖,四十年來一直穿著華美的衣裳。 他的品節像青松一樣在澗邊挺直,心卻像黃雀一樣繞簷飛翔。 鄕裡的祝賀者衹是爭著要走他的路,卻不懂得傳呼獬豸的威嚴。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比手法,描繪了陳翃郎中不同於一般官員的形象。詩中“金印垂鞍白馬肥”一句,既展現了他的高貴身份,又暗示了他的不凡氣質。後文通過“文章伯”和“錦綉衣”的描述,進一步強調了他在文學界的地位和長期的榮耀。最後兩句則通過比喻和象征,表達了詩人對陳翃品節和心態的贊賞,同時也揭示了鄕人對權力和地位的盲目追求,與陳翃的內在品質形成鮮明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