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潭宴餞河南趙少府

· 盧綸
十載奉戎軒,日聞君子言。 方將賀榮爵,遽乃愴離尊。 岸轉檯閣麗,潭清弦管繁。 鬆篁難晦節,雨露不私恩。 坐使吏相勉,居爲儒所尊。 可憐桃李樹,先發信陵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戎軒(róng xuān):指軍旅之事。
  • 榮爵:指升官的榮譽。
  • 遽乃(jù nǎi):突然之間。
  • 離尊:離別的酒杯。
  • 臺閣:指官署。
  • 潭清:指水潭清澈。
  • 弦管:指樂器。
  • 鬆篁(sōng huáng):松樹和竹子,比喻堅貞的節操。
  • 晦節(huì jié):隱匿節操。
  • 私恩:個人的恩惠。
  • 吏相勉:官員們相互勉勵。
  • 儒所尊:儒家學者所尊敬。
  • 信陵門:指信陵君的門下,比喻得到賢人的賞識。

翻譯

十年來我一直從事軍事工作,每天都能聽到趙少府的智慧之言。 本應慶祝他升官的喜事,卻突然間因爲離別而感到悲傷。 岸邊的官署華麗,潭水清澈,樂器聲聲繁複。 松樹和竹子雖然難以隱藏其堅貞,但雨露並不偏私,公平地滋潤萬物。 在這樣的環境下,官員們相互勉勵,儒家學者也對他表示尊敬。 可憐那些桃李樹,它們首先被信陵君的門下所賞識。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盧綸與趙少府的深厚情誼以及趙少府的品德和才能。詩中,「十載奉戎軒,日聞君子言」展現了兩人長時間的交往和趙少府的智慧。離別之際,詩人雖感悲傷,但仍讚美趙少府的官職和品德,如「岸轉檯閣麗」和「鬆篁難晦節」。最後,以桃李樹喻趙少府的才能被賢人所識,表達了對趙少府未來的美好祝願。

盧綸

盧綸

盧綸,字允言,唐代詩人,大曆十才子之一,漢族,河中蒲(今山西省永濟縣)人。天寶末舉進士,遇亂不第;代宗朝又應舉,屢試不第。大曆六年,宰相元載舉薦,授閿鄉尉;後由王縉薦爲集賢學士,祕書省校書郎,升監察御史。出爲陝府戶曹、河南密縣令。後元載、王縉獲罪,遭到牽連。德宗朝復爲昭應令,又任河中渾瑊元帥府判官,官至檢校戶部郎中。有《盧戶部詩集》。 ► 34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