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和林陽仲銓部見贈還瓊山兼志疇昔

離筵初洽鳥嚶嚶,尊酒從頭話舊盟。 入室茝蘭寧異味,當年邪許謬同聲。 壎篪絕處餘憐弟,齒德排來爾是兄。 三度海門人不識,卻慚津吏問前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離筵(lí yán):離別的宴席。
  • 茝蘭(chǎi lán):一種香草,比喻高潔的品質。
  • 邪許(xié xǔ):錯誤地贊同。
  • 壎篪(xūn chí):古代的兩種樂器,比喻和諧。
  • 齒德:年齡和德行。
  • 津吏:管理渡口的小官。

翻譯

離別的宴席上,氣氛融洽,鳥兒歡快地鳴叫。我們舉杯相敬,從一開始就談論着往日的盟約。進入高雅的居所,香草的芬芳自然不會與異物混雜,當年我們錯誤地發出同樣的聲音。在樂器的和諧中斷絕後,我仍然憐愛我的弟弟,按照年齡和德行排列,你應該是我的兄長。三次經過海門,人們都不認識我,反而感到慚愧,向管理渡口的小官詢問前程。

賞析

這首作品在離別的背景下,通過回憶和感慨,表達了詩人對過去盟約的珍視和對未來的迷茫。詩中運用了香草、樂器等意象,以及「邪許」、「壎篪」等詞語,巧妙地描繪了詩人與友人之間的深厚情誼和共同經歷。末句「卻慚津吏問前程」則透露出詩人對未來的不確定和迷茫,同時也反映了詩人對友人的依賴和信任。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友情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李之世

李之世,字長度,號鶴汀。新會東亭人。以麟子。明神宗萬曆三十四年(一六〇六)舉人。晚年始就瓊山教諭,遷池州府推官。未幾移疾罷歸。著作極多,有《圭山副藏》、《剩山水房漫稿》、及《北遊》、《南歸》、《雪航》、《家園》、《泡庵》、《朱崖》、《息庵》、《水竹洞》、《不住庵》諸集。傳世者有《鶴汀集》十卷,其中詩集七卷、文集二卷,卷一〇附錄其弟李之標文度《鳧渚集》。原刻《朱厓集》,一集《浮槎草》,二集《可廬草》,三集《歇園草》,四集《和蘇草》,五集《韻語》,今已不傳,惟附見於《鶴汀集》之中。《鶴汀集》前有李本寧《圭山副藏敘》、韓上桂《北遊草敘》二文,可供參考。康熙《新會縣誌·藝文下》錄其詩三十一首、清溫汝能《粵東詩海》八首,《明詩紀事》六首。《鶴汀集》錄有邑志小傳、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二八一有傳。 ► 13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