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潘孟與

鶴矯龍昂詎可馴,暫留爪甲也驚人。 榮華木槿堪觀世,堅脆芭蕉合喻身。 凍石一枚分蠆尾,澄箋數夾隱魚鱗。 緘題篋裏時時吼,始信文章恰有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鶴矯龍昂:形容人的氣質高雅,超凡脫俗。
  • 詎可馴:豈能被馴服。
  • 爪甲:比喻微小的力量或影響。
  • 木槿:一種花,朝開暮落,象徵短暫的美好。
  • 芭蕉:比喻脆弱易逝。
  • 蠆尾:蠍子的尾巴,比喻書法的筆鋒。
  • 澄箋:精美的紙張。
  • 魚鱗:比喻紙張上的紋理。
  • 緘題:封存並題字。
  • :小箱子。
  • :此處指文章的力量和影響。

翻譯

他的氣質高雅如鶴如龍,豈能被輕易馴服,即便只是暫時留下微小的影響,也足以令人震驚。他的生命如同木槿花一般,雖然榮華短暫,卻足以讓人深思世事;他的身體則如脆弱的芭蕉,適合用來比喻生命的脆弱。他留下的一枚凍石,筆鋒如蠍尾般銳利;數夾澄箋,紋理隱約如魚鱗。封存並題字的小箱子裏,文章的力量和影響如同獅吼,這才相信文章確實有着神奇的力量。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豐富的比喻和生動的意象,描繪了潘孟與高雅不凡的氣質和短暫而精彩的人生。詩中「鶴矯龍昂」形容其超凡脫俗,「木槿」與「芭蕉」則分別象徵其生命的短暫與脆弱。後兩句通過具體的物品描寫,展現了潘孟與的才華和影響力,尤其是「文章恰有神」一句,更是對其文章力量的極高讚譽。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潘孟與的深切懷念和無比敬仰。

李之世

李之世,字長度,號鶴汀。新會東亭人。以麟子。明神宗萬曆三十四年(一六〇六)舉人。晚年始就瓊山教諭,遷池州府推官。未幾移疾罷歸。著作極多,有《圭山副藏》、《剩山水房漫稿》、及《北遊》、《南歸》、《雪航》、《家園》、《泡庵》、《朱崖》、《息庵》、《水竹洞》、《不住庵》諸集。傳世者有《鶴汀集》十卷,其中詩集七卷、文集二卷,卷一〇附錄其弟李之標文度《鳧渚集》。原刻《朱厓集》,一集《浮槎草》,二集《可廬草》,三集《歇園草》,四集《和蘇草》,五集《韻語》,今已不傳,惟附見於《鶴汀集》之中。《鶴汀集》前有李本寧《圭山副藏敘》、韓上桂《北遊草敘》二文,可供參考。康熙《新會縣誌·藝文下》錄其詩三十一首、清溫汝能《粵東詩海》八首,《明詩紀事》六首。《鶴汀集》錄有邑志小傳、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二八一有傳。 ► 13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