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冠蓋:古代官員的帽子和車蓋,代指官員。
- 衢路:四通八達的道路。
- 停輿:停下車。
- 淨關:指佛寺的門。
- 慈雲:比喻佛的慈悲如雲,覆蓋一切。
- 法雨:比喻佛法如雨,滋潤衆生。
- 施食:施捨食物。
- 銜花鹿:指鹿口銜花朵,象徵和平與寧靜。
- 物役:物質的束縛。
- 塵顏:塵世的容顏,指世俗的煩惱。
翻譯
在繁忙的街道上,官員們的車馬絡繹不絕,我停下車來,敲響了佛寺的門。慈悲的雲彩覆蓋了小徑,法雨如甘露般灑滿山間。施捨食物時,鳥兒不再害怕,口銜花朵的鹿與我共享寧靜。然而,我仍然被物質所牽絆,來到這裏,對塵世的煩惱感到慚愧。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偶遇雨天,進入佛寺尋求心靈慰藉的情景。詩中,「慈雲」、「法雨」等意象生動地表現了佛寺的寧靜與慈悲,而「施食禽忘怖,銜花鹿共閒」則進一步以自然界的和諧來象徵內心的平靜。結尾的「猶然牽物役,到此愧塵顏」深刻反映了詩人對塵世紛擾的反思和對精神淨土的嚮往。
李之世
李之世,字長度,號鶴汀。新會東亭人。以麟子。明神宗萬曆三十四年(一六〇六)舉人。晚年始就瓊山教諭,遷池州府推官。未幾移疾罷歸。著作極多,有《圭山副藏》、《剩山水房漫稿》、及《北遊》、《南歸》、《雪航》、《家園》、《泡庵》、《朱崖》、《息庵》、《水竹洞》、《不住庵》諸集。傳世者有《鶴汀集》十卷,其中詩集七卷、文集二卷,卷一〇附錄其弟李之標文度《鳧渚集》。原刻《朱厓集》,一集《浮槎草》,二集《可廬草》,三集《歇園草》,四集《和蘇草》,五集《韻語》,今已不傳,惟附見於《鶴汀集》之中。《鶴汀集》前有李本寧《圭山副藏敘》、韓上桂《北遊草敘》二文,可供參考。康熙《新會縣誌·藝文下》錄其詩三十一首、清溫汝能《粵東詩海》八首,《明詩紀事》六首。《鶴汀集》錄有邑志小傳、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二八一有傳。
► 13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