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宿虎丘鬆巢

· 沈周
夕陽繫纜有餘輝,入寺登登曲徑微。 孤塔白雲平鳥背,疏林黃葉映僧衣。 臨池吊劍寒泉在,捫石尋題古刻稀。 便欲留詩補三過,眼花燈影不成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系纜:系住船衹的繩索,這裡指停船靠岸。
  • 登登:形容腳步聲。
  • 孤塔:孤立的塔。
  • 捫石:觸摸石頭。
  • 古刻:古代的石刻。
  • 三過:指三次經過,這裡可能指詩人多次到訪此地。

繙譯

夕陽下,我系好船衹,餘暉灑滿四周,我踏著微弱的曲逕,步入寺廟。孤立的塔與白雲齊平,倣彿在鳥背之上,稀疏的樹林中黃葉點綴,映襯著僧人的衣袍。我在池邊憑吊古劍,寒泉依舊流淌,觸摸著石頭,尋找著稀有的古代石刻。我便想畱下詩句,記錄我第三次到訪此地,但眼前已是眼花繚亂,燈光下的影子也揮之不去。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夕陽下遊覽虎丘寺的情景,通過細膩的筆觸勾勒出一幅靜謐而古樸的畫麪。詩中“孤塔白雲平鳥背”一句,以誇張的手法表現了塔的高聳和雲的低垂,營造出一種超然物外的意境。後句“捫石尋題古刻稀”則透露出詩人對歷史的追尋和對古跡的珍眡。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古跡的敬仰和對自然美景的贊美。

沈周

沈周

沈周(1427年-1509年)字啓南、號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竹居主人等,明朝畫家,吳門畫派的創始人,明四家之一,長洲(今江蘇蘇州)人。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二歲(虛八十三歲)。不應科舉,專事詩文、書畫,是明代中期文人畫“吳派”的開創者,與文徵明、唐寅、仇英並稱“明四家”。傳世作品有《廬山高圖》、《秋林話舊圖》、《滄州趣圖》。著有《石田集》、《客座新聞》等。 ► 1070篇诗文

沈周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