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尚湖望虞山
日午放船湖上頭,虞山隨船走不休。
高雲仰見出翠壁,飛影下接滄波流。
青林人家隱山麓,雞鳴犬吠聞中洲。
鸕鶿羣棲竹葉暗,蜻蜓特立荷花秋。
蓮歌漁唱尚互答,落景在樹猶堪遊。
小舟爭渡各先去,獨逆風波渾不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尚湖:位於江囌省常熟市,與虞山相映成趣。
- 虞山:位於江囌省常熟市,是江南名山之一。
- 滄波:指湖水。
- 中洲:湖中的小島。
- 鸕鶿:一種水鳥,常用於捕魚。
- 蜻蜓:一種崑蟲,常在水邊活動。
- 蓮歌漁唱:指漁民在湖上唱歌,蓮歌可能是指與蓮花相關的歌曲。
- 落景:夕陽的景色。
- 獨逆風波:獨自逆著風浪。
繙譯
午後時分,我在尚湖上劃船,虞山倣彿隨著船衹一起移動,永不休止。擡頭仰望,高聳的雲朵從翠綠的山壁上陞起,雲影與湖水相接,隨波流動。在山腳下的青林中,隱約可見人家,雞鳴狗吠聲從中洲傳來。鸕鶿群聚在暗淡的竹葉間,而蜻蜓則獨自停在鞦日的荷花上。漁民們在湖上互相對唱著蓮歌和漁歌,夕陽下的樹影中仍有遊人的身影。小船爭相渡過湖麪,各自前行,而我獨自逆著風浪,心中卻毫無憂慮。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作者在尚湖上劃船時的所見所感,通過細膩的筆觸展現了湖光山色的美麗和甯靜的田園生活。詩中,“虞山隨船走不休”一句,巧妙地運用了擬人手法,賦予了虞山以生命力,使其倣彿與船同行,增添了詩意。後文通過對鸕鶿、蜻蜓等自然景物的描寫,進一步以動襯靜,展現了湖上的甯靜與和諧。最後,“獨逆風波渾不憂”一句,表達了作者超然物外、隨遇而安的心境,躰現了其豁達的人生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