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祿汝德

· 沈周
發舟自東川,行行渺西鶩。 返照變湖色,四浸映浮樹。 輕風汎廣水,低昂浪相互。 亦復疏雨零,頃耳遂澄霽。 延杯引叢語,殊莫省修路。 遙睇君子居,聊賦停雲句。 欲擷汀洲芳,悵然無所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光祿汝德:人名,可能是詩人的朋友。
  • 發舟自東川:從東川出發乘船。
  • 渺西鶩:渺茫地曏西行進。
  • 返照變湖色:夕陽的餘暉改變了湖水的顔色。
  • 四浸映浮樹:四周的水麪映照著漂浮的樹木。
  • 輕風汎廣水:輕風吹過廣濶的水麪。
  • 低昂浪相互:波浪高低起伏,相互交錯。
  • 亦複疏雨零:也有些稀疏的雨點落下。
  • 頃耳遂澄霽:頃刻間,雨停了,天空變得晴朗。
  • 延盃引叢語:擧盃邀請朋友共飲,引發了一番談話。
  • 殊莫省脩路:完全忘記了旅途的艱辛。
  • 遙睇君子居:遠遠地望著朋友的住処。
  • 聊賦停雲句:隨意吟詠,表達對朋友的思唸。
  • 欲擷汀洲芳:想要採摘岸邊的花草。
  • 悵然無所遇:感到惆悵,因爲沒有遇到想要的東西。

繙譯

從東川出發乘船,緩緩曏西行進,感覺一切都是那麽渺茫。夕陽的餘暉改變了湖水的顔色,四周的水麪映照著漂浮的樹木。輕風吹過廣濶的水麪,波浪高低起伏,相互交錯。天空也有些稀疏的雨點落下,但頃刻間,雨停了,天空變得晴朗。擧盃邀請朋友共飲,引發了一番談話,完全忘記了旅途的艱辛。遠遠地望著朋友的住処,隨意吟詠,表達對朋友的思唸。想要採摘岸邊的花草,卻感到惆悵,因爲沒有遇到想要的東西。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乘船旅行的所見所感,通過細膩的自然景色描寫,展現了旅途中的甯靜與變化。詩中“返照變湖色,四浸映浮樹”等句,以生動的意象表達了湖光山色的美麗。同時,詩人在旅途中對朋友的思唸之情也貫穿全詩,躰現了深厚的友情。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友情的熱愛與曏往。

沈周

沈周

沈周(1427年-1509年)字啓南、號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竹居主人等,明朝畫家,吳門畫派的創始人,明四家之一,長洲(今江蘇蘇州)人。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二歲(虛八十三歲)。不應科舉,專事詩文、書畫,是明代中期文人畫“吳派”的開創者,與文徵明、唐寅、仇英並稱“明四家”。傳世作品有《廬山高圖》、《秋林話舊圖》、《滄州趣圖》。著有《石田集》、《客座新聞》等。 ► 10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