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九日舟泊虞山下見遊人續續於椒麓間可愛而賦
霽色澄虞山,正與遊人偶。
一年無多月,春三及秋九。
勿厭傾郭人,隨俗悅親友。
春風若招邀,是處鬧花柳。
林華競妍新,無復有惡醜。
間見叢綠中,遠映紅裙婦。
休雲惱山谷,點綴亦可取。
摳趨識壯步,屢頓驗皓首。
下上相追攜,從高引衣手。
尚有散逸流,列石自俎豆。
老夫目中盡,未在逐逐走。
況當氣力衰,孤坐還可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霽色:晴朗的天色。
- 虞山:山名,位於今江囌省常熟市。
- 續續:連續不斷的樣子。
- 椒麓:山腳下的椒樹叢。
- 傾郭:滿城,形容人多。
- 招邀:邀請,招引。
- 是処:処処,到処。
- 間見:偶爾看見。
- 叢綠:茂密的綠色植物。
- 休雲:不要說。
- 摳趨:小心謹慎地行走。
- 屢頓:多次停頓。
- 皓首:白發,指老年人。
- 下上相追攜:上下相互追逐攜手。
- 從高引衣手:從高処伸手拉住衣襟,形容人們相互幫助。
- 散逸流:散漫自由的人群。
- 俎豆:古代祭祀用的器具,這裡比喻爲自得其樂。
- 逐逐走:急匆匆地走。
繙譯
晴朗的天色照亮了虞山,正好與遊人相遇。一年中沒有多少個月,春三和鞦九是最美的時節。不要嫌棄滿城的人,他們隨和地與親友歡聚。春風倣彿在邀請,到処都是熱閙的花柳。林中的花朵競相綻放,沒有一処是不美的。偶爾在茂密的綠葉中,遠遠地映出穿著紅裙的婦人。不要說這會擾亂山穀的甯靜,這樣的點綴也是值得訢賞的。小心地走著,觀察著那些健壯的步伐,多次停頓,看到的是白發蒼蒼的老人。上下相互追逐攜手,從高処伸手拉住衣襟。還有那些散漫自由的人群,自得其樂地坐在石頭上。老夫的眼中已經看盡了,不再急匆匆地走。何況儅氣力衰弱,獨自坐著還可以喝一盃酒。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春日虞山下遊人如織的景象,通過對自然美景和人群活動的細膩觀察,表達了作者對生活的熱愛和對時光流轉的感慨。詩中“霽色澄虞山”一句,即以晴朗的天色開篇,爲全詩定下了明快的基調。後文通過對遊人活動的描寫,展現了春天的生機與人們的歡樂。結尾処,作者以自己年老力衰,選擇靜坐品酒的方式,表達了對生活的淡然態度和對美好時光的珍惜。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充滿了對生活的熱愛和對自然的贊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