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南世節行爲黔國公賦

· 沈周
黔公坐鎮封內清,黔公臥治封外平。 碧雞金馬作門戟,復有滇池供洗兵。 黃牛平把寶刀換,春山來勸諸夷耕。 諸夷愛戴非一日,子孫孫子知生成。 雕題花腳最難服,今日推公無孔明。 憶昔先公遇高帝,鼾睡龍懷天不驚。 印如金斗酬百伐,帶誓黃河申載盟。 桓桓祖武看公繩,天南別隱一長城。 金湯雖固尚在法,恩信相孚何待徵。 古稱僕射如弟兄,軍中笑歌髀肉生。 國公自進瑪瑙觥,醉後還賡出塞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黔公:指黔國公,明代對貴州地區統治者的尊稱。
  • 碧雞金馬:指雲南地區的特色動物,碧雞即孔雀,金馬可能指金色的馬,這裏象徵着雲南的富饒和特色。
  • 滇池:雲南的一個大湖,古代常用來比喻雲南的富饒。
  • 雕題花腳:指雲南地區的少數民族,雕題可能指其特有的紋身或裝飾,花腳可能指其服飾或習俗。
  • 孔明:諸葛亮,三國時期蜀漢的丞相,以智謀著稱。
  • 鼾睡龍懷:比喻安定無憂的狀態。
  • 印如金斗:形容印章的珍貴和重要。
  • 帶誓黃河:指誓言如同黃河一樣長久不變。
  • 桓桓:威武的樣子。
  • 公繩:指公正的法則或標準。
  • 天南:指南方的天邊,這裏指雲南。
  • 金湯:比喻堅固的防禦。
  • 恩信相孚:指恩德和信義相輔相成。
  • 髀肉生:指大腿上的肉,比喻武將的勇猛。
  • 瑪瑙觥:瑪瑙製成的酒杯,象徵富貴。
  • 賡出塞行:繼續出塞的行軍,賡即繼續。

翻譯

黔國公坐鎮貴州,治理得內外清平。雲南的碧雞和金馬如同門前的儀仗,滇池的水源豐富,足以供應洗兵之用。他用寶刀換取黃牛,春天時山中的夷人來勸導其他夷人耕種。夷人對黔國公的愛戴已非一日,他們的子孫後代都感激黔國公的恩德。雕題花腳的夷人最難馴服,但在今日,他們只推崇黔國公,無人能比。

回想昔日黔國公的父親遇到高帝,安定無憂如同在龍懷中熟睡,天不驚擾。印章珍貴如金斗,誓言如黃河般長久不變,申明着永恆的盟約。威武的祖武看黔國公繼承了公正的法則,雲南的天邊,他如同另一座長城。雖然防禦堅固,但更重要的是法律和恩信的相輔相成,無需征伐。

古稱僕射如兄弟,軍中笑歌,武將勇猛。國公自進瑪瑙酒杯,醉後還繼續出塞的行軍,賡續着邊疆的安寧。

賞析

這首作品讚頌了黔國公的治理才能和威望,通過豐富的意象和生動的比喻,展現了黔國公在貴州和雲南地區的卓越貢獻。詩中不僅描繪了黔國公的政績,還表達了對他的深深敬仰和對其家族歷史的回顧。整體語言華麗,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明代文人對地方英雄的讚美之情。

沈周

沈周

沈周(1427年-1509年)字啓南、號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竹居主人等,明朝畫家,吳門畫派的創始人,明四家之一,長洲(今江蘇蘇州)人。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二歲(虛八十三歲)。不應科舉,專事詩文、書畫,是明代中期文人畫“吳派”的開創者,與文徵明、唐寅、仇英並稱“明四家”。傳世作品有《廬山高圖》、《秋林話舊圖》、《滄州趣圖》。著有《石田集》、《客座新聞》等。 ► 10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