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節爲朱孺人題

· 沈周
松溪之鬆貞不變,松溪之水清不污。 鬆貞水清鍾節婦,節婦有家溪上住。 及笄婉孌女於朱,鬆上女蘿期永附。 四七之年分死生,女蘿煢煢鬆忽僕。 三雛眇矣提抱間,今各嶄然能幹蠱。 晨舂夜織三十年,白髮毿毿照荊布。 少時望老不易到,見苦歷勞安末路。 譬拔金釵投火中,火盡爛然金若故。 燒香暗告泉下人,白日知心已無負。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貞節:指堅守貞操,不改嫁的節操。
  • 孺人:古代對婦女的尊稱。
  • 及笄:古代女子十五歲成年,稱爲及笄。
  • 婉孌:溫柔美好。
  • 女蘿:一種寄生植物,比喻依賴。
  • 煢煢:孤獨無依的樣子。
  • 嶄然:形容突出、顯眼。
  • 幹蠱:指能獨立處理事務。
  • 毿毿:形容毛髮細長。
  • 荊布:指粗布衣,比喻簡樸的生活。
  • 末路:晚年。
  • 金釵:古代婦女的首飾。
  • 泉下人:指已故的親人。

翻譯

松溪的松樹堅貞不渝,松溪的水清澈不污。 鬆的堅貞和水的清澈象徵着節婦,節婦就住在溪邊。 十五歲時,她溫柔美好地嫁給了朱家,如同鬆上的女蘿期待永遠依附。 二十八歲時,生死分離,女蘿孤獨無依,松樹突然倒下。 三個孩子還在懷抱中,現在各自都能獨立處理事務。 她晨起舂米,夜晚織布,三十年如一日,白髮細長,穿着簡樸的衣裳。 年輕時盼望到老年,經歷了艱辛和勞苦,晚年安穩。 就像把金釵投入火中,火熄滅後,金釵依舊燦爛如故。 她默默地燒香告訴泉下的親人,白日裏她的心已無遺憾。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鬆樹和溪水的比喻,讚美了節婦的堅貞和純潔。詩中描繪了節婦從少女到老年的生活歷程,展現了她對家庭的忠誠和對孩子的養育。通過「金釵投火」的比喻,強調了節婦即使在艱難困苦中,其貞節和美德也如金子般不改。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節婦高尚品德的崇敬和讚美。

沈周

沈周

沈周(1427年-1509年)字啓南、號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竹居主人等,明朝畫家,吳門畫派的創始人,明四家之一,長洲(今江蘇蘇州)人。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二歲(虛八十三歲)。不應科舉,專事詩文、書畫,是明代中期文人畫“吳派”的開創者,與文徵明、唐寅、仇英並稱“明四家”。傳世作品有《廬山高圖》、《秋林話舊圖》、《滄州趣圖》。著有《石田集》、《客座新聞》等。 ► 10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