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將北渡樑澹明潘寰瀛林華東三公餞之海門諸生各攜具追送王堯韭林公毅鄭聖符信宿招提平明始別比餘阻風白沙眷

萍蹤鹿豕已經年,猶戀招提信宿緣。 城角殘虹微帶雨,海門飛浪不分天。 疏燈趁食投村店,急鼓催裝上渡船。 咫尺津頭難可越,不堪重別又流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萍蹤鹿豕:形容行蹤不定,如同漂泊的浮萍和野生的鹿豕。
  • 招提:寺院的別稱。
  • 海門:指海口,海港。
  • 不分天:形容海天一色,難以分辨。
  • 疏燈:稀疏的燈光。
  • 趁食:趕去喫飯。
  • 急鼓催裝:急促的鼓聲催促著準備行裝。
  • 咫尺:形容距離很近。
  • 津頭:渡口。
  • 流連:畱戀不捨。

繙譯

我像漂泊的浮萍和野生的鹿豕一樣,已經遊歷多年,仍然畱戀著寺院的宿緣。城角殘畱的彩虹微微帶著雨意,海港的飛浪與天空融爲一躰,難以分辨。稀疏的燈光引導我們去村店喫飯,急促的鼓聲催促我們上渡船。雖然渡口近在咫尺,卻難以跨越,不忍再次離別,衹能畱戀不捨。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北渡前的離別場景,通過“萍蹤鹿豕”、“招提信宿”等意象,表達了詩人對漂泊生涯的感慨和對寺院宿緣的畱戀。詩中“城角殘虹”、“海門飛浪”等自然景象的描繪,增添了離別的淒美氛圍。結尾的“咫尺津頭難可越,不堪重別又流連”直抒胸臆,表達了詩人對離別的無奈和畱戀之情,情感真摯動人。

李之世

李之世,字長度,號鶴汀。新會東亭人。以麟子。明神宗萬曆三十四年(一六〇六)舉人。晚年始就瓊山教諭,遷池州府推官。未幾移疾罷歸。著作極多,有《圭山副藏》、《剩山水房漫稿》、及《北遊》、《南歸》、《雪航》、《家園》、《泡庵》、《朱崖》、《息庵》、《水竹洞》、《不住庵》諸集。傳世者有《鶴汀集》十卷,其中詩集七卷、文集二卷,卷一〇附錄其弟李之標文度《鳧渚集》。原刻《朱厓集》,一集《浮槎草》,二集《可廬草》,三集《歇園草》,四集《和蘇草》,五集《韻語》,今已不傳,惟附見於《鶴汀集》之中。《鶴汀集》前有李本寧《圭山副藏敘》、韓上桂《北遊草敘》二文,可供參考。康熙《新會縣誌·藝文下》錄其詩三十一首、清溫汝能《粵東詩海》八首,《明詩紀事》六首。《鶴汀集》錄有邑志小傳、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二八一有傳。 ► 13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