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蕭太史上鄒南皋先生

北闕賜環荷主恩,東山一出望逾尊。 百年魚水逢今會,此日夔龍半在門。 甘苦自知調鼎鼐,塵氛誰共滌乾坤。 匡時須仗扶天手,築室紛紛未敢論。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賜環:指皇帝賜予的玉環,象徵恩寵。
  • 荷主恩:承受主上的恩寵。
  • 東山:指隱居之地,這裏比喻鄒南皋先生。
  • 夔龍:古代傳說中的神獸,比喻賢臣。
  • 鼎鼐:古代烹飪用的大鼎,比喻國家的重任。
  • 滌乾坤:清洗天地,比喻清除世間的污濁。
  • 扶天手:支撐天穹的手,比喻能夠挽救國家危難的英才。
  • 築室:指建築房屋,比喻建立功業。

翻譯

北方的宮闕賜予玉環,感激主上的恩寵, 東山的隱居之地,一旦出山,期望更加尊貴。 百年間,魚水相逢,今朝得以實現, 如今,賢臣如夔龍,多半聚集在門下。 甘苦自知,肩負國家重任,調鼎烹食, 塵世的污濁,誰能共同清洗天地? 挽救時局,必須依靠支撐天穹的英才之手, 至於建立功業,紛紛擾擾,還不敢妄加評論。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對鄒南皋先生出山輔政的期望和讚美。詩中,「北闕賜環」和「東山一出」形成對比,突出了鄒先生的尊貴和重要性。後文通過對「夔龍」、「鼎鼐」等意象的運用,展現了國家對賢才的渴求和對時局的關切。結尾的「扶天手」和「築室」則體現了對鄒先生能夠挽救國家危難、建立功業的深切期待。

李之世

李之世,字長度,號鶴汀。新會東亭人。以麟子。明神宗萬曆三十四年(一六〇六)舉人。晚年始就瓊山教諭,遷池州府推官。未幾移疾罷歸。著作極多,有《圭山副藏》、《剩山水房漫稿》、及《北遊》、《南歸》、《雪航》、《家園》、《泡庵》、《朱崖》、《息庵》、《水竹洞》、《不住庵》諸集。傳世者有《鶴汀集》十卷,其中詩集七卷、文集二卷,卷一〇附錄其弟李之標文度《鳧渚集》。原刻《朱厓集》,一集《浮槎草》,二集《可廬草》,三集《歇園草》,四集《和蘇草》,五集《韻語》,今已不傳,惟附見於《鶴汀集》之中。《鶴汀集》前有李本寧《圭山副藏敘》、韓上桂《北遊草敘》二文,可供參考。康熙《新會縣誌·藝文下》錄其詩三十一首、清溫汝能《粵東詩海》八首,《明詩紀事》六首。《鶴汀集》錄有邑志小傳、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二八一有傳。 ► 13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