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溪元居士草堂

· 孟郊
市井不容義,義歸山谷中。 夫君宅鬆桂,招我棲蒙籠。 人樸情慮肅,境閒視聽空。 清溪宛轉水,修竹徘徊風。 木倦採樵子,土勞稼穡翁。 讀書業雖異,敦本志亦同。 藍岸青漠漠,藍峯碧崇崇。 日昏各命酒,寒蛩鳴蕙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蒙籠:形容草木茂盛,遮蔽的樣子。
  • 人樸:人們樸實無華。
  • 情慮肅:情感和思慮都很嚴肅。
  • 視聽空:視野和聽覺都很空曠。
  • 宛轉:曲折流動的樣子。
  • 修竹:高大的竹子。
  • 徘徊:來回走動。
  • 木倦:指樵夫疲倦。
  • 採樵子:砍柴的人。
  • 土勞:指農夫勞作。
  • 稼穡翁:種田的老人。
  • 敦本:注重根本。
  • 藍岸:藍色的河岸。
  • 青漠漠:青色朦朧的樣子。
  • 藍峯:藍色的山峯。
  • 碧崇崇:碧綠高聳的樣子。
  • 寒蛩:秋天的蟋蟀。
  • 鳴蕙叢:在香草叢中鳴叫。

翻譯

市井之中容不下真正的義氣,真正的義氣歸於山谷之中。 那位君子住在松樹和桂樹環繞的宅院,邀請我來到這草木茂盛的地方。 這裏的人們樸實無華,情感和思慮都很嚴肅,視野和聽覺都很空曠。 清澈的溪水曲折流動,高大的竹子在風中來回搖擺。 疲倦的樵夫在林中砍柴,勞作的農夫在田間耕種。 雖然我們的職業不同,但我們注重根本的志向是相同的。 藍色的河岸朦朧青翠,藍色的山峯碧綠高聳。 日暮時分各自飲酒,秋天的蟋蟀在香草叢中鳴叫。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遠離市井喧囂、迴歸自然的理想生活場景。孟郊通過對山谷中清幽景色的描寫,表達了對樸素生活的嚮往和對自然之美的讚美。詩中「市井不容義,義歸山谷中」一句,深刻反映了詩人對世俗的批判和對高尚情操的追求。後文通過對樵夫和農夫的描寫,展現了不同職業人們共同的生活態度和價值觀。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體現了孟郊詩歌的清新自然和深刻哲理。

孟郊

孟郊

孟郊,唐代詩人。字東野。漢族,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今山東臨邑東北),先世居洛陽(今屬河南)。唐代著名詩人。現存詩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詩最多,代表作有《遊子吟》。有“詩囚”之稱,又與賈島齊名,人稱“郊寒島瘦”。元和九年,在閿鄉(今河南靈寶)因病去世。張籍私諡爲貞曜先生。 ► 5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