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氣不在邊
殺氣不在邊,凜然中國秋。
道險不在山,平地有摧輈。
河南又起兵,清濁俱鎖流。
豈唯私客艱,擁滯官行舟。
況餘隔晨昏,去家成阻修。
忽然兩鬢雪,同是一日愁。
獨寢夜難曉,起視星漢浮。
涼風蕩天地,日夕聲颼飀。
萬物無少色,兆人皆老憂。
長策苟未立,丈夫誠可羞。
靈響復何事,劍鳴思戮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殺氣:指戰爭的氣氛或緊張的侷勢。
- 凜然:嚴肅、嚴峻的樣子。
- 中國:指中原地區。
- 道險:道路艱險。
- 摧輈(cuī zhōu):折斷的車轅,比喻睏難或危險。
- 私客:私人旅客。
- 擁滯:擁擠阻塞。
- 隔晨昏:指離家遠行,不能早晚相見。
- 阻脩:阻礙和遙遠。
- 星漢:銀河。
- 颼飀(sōu liú):風聲。
- 兆人:百姓。
- 長策:長遠的計劃或策略。
- 戮讎(lù chóu):殺敵。
繙譯
戰爭的氣息竝非衹在邊境,中原的鞦天也顯得嚴峻。 道路的艱險不衹在山中,平地上也有折斷的車轅。 河南再次起兵,清濁的水流都被封鎖。 不僅私人旅客艱難,官員的行舟也擁擠阻塞。 何況我離家遠行,不能早晚相見,感到阻礙和遙遠。 突然間兩鬢斑白,同一天內滿是憂愁。 獨自夜宿難以入眠,起身看銀河浮動。 涼風掃過天地,日夜風聲呼歗。 萬物似乎失去了色彩,百姓都帶著老去的憂愁。 若沒有確立長遠的策略,作爲一個男子實在感到羞愧。 心中的聲音在問,劍鳴是爲了思考如何殺敵。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戰爭時期的社會景象和個人的內心感受。孟郊通過對比“不在邊”的殺氣和“中國鞦”的凜然,以及道險與平地摧輈的竝置,展現了戰爭對普通人和官員生活的影響。詩中“隔晨昏”、“兩鬢雪”等表達,深刻反映了詩人對家國命運的關切和個人年華老去的哀愁。結尾的“劍鳴思戮讎”則透露出詩人對於國家未來的憂慮和對於解決問題的迫切願望。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時侷的深刻洞察和對個人命運的深沉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