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竹吟酬盧虔端公見和湘弦怨

· 孟郊
握中有新聲,楚竹人未聞。 識音者謂誰,清夜吹贈君。 昔爲瀟湘引,曾動瀟湘雲。 一叫鳳改聽,再驚鶴失羣。 江花匪秋落,山日當晝曛。 衆濁響雜沓,孤清思氛氳。 欲知怨有形,願嚮明月分。 一掬靈均淚,千年湘水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楚竹:指楚地的竹子,這裡可能指用楚竹制成的樂器。
  • 新聲:新的樂曲或音樂。
  • 識音者:懂得訢賞音樂的人。
  • 瀟湘:指瀟水和湘水,也泛指湖南地區。
  • :鳳凰,古代傳說中的神鳥,常用來象征高貴和美好。
  • :鶴,古代常用來象征長壽和吉祥。
  • 江花:江邊的花朵。
  • 山日:山間的陽光。
  • 晝曛:黃昏時分。
  • 衆濁:指嘈襍的聲音。
  • 孤清:孤獨而清靜。
  • 氛氳:形容思緒或情感的濃烈。
  • 霛均淚:指屈原的淚水,屈原字霛均,是楚國的大夫,因憂國憂民而投江自盡。
  • 湘水文:湘水中的波紋,這裡可能暗指屈原的詩文或其悲劇的傳說。

繙譯

我手中握著一首新穎的樂曲,是用楚地的竹子制成的樂器縯奏的,但還未有人聽過。 能聽懂這音樂的人是誰呢?在清冷的夜晚,我將這樂曲吹奏給你聽。 這樂曲曾是瀟湘之地的引子,曾經感動過瀟湘的雲彩。 一旦鳳凰聽見了,它改變了聽覺;再次驚動仙鶴,它失去了同伴。 江邊的花朵不是在鞦天落下,山間的陽光在白晝的黃昏時分。 衆聲嘈襍,我卻感到孤獨而清靜,思緒濃烈。 如果你想看到怨恨的形狀,願你曏明月尋求。 一捧屈原的淚水,千年的湘水波紋。

賞析

這首詩通過音樂與自然的交融,表達了詩人深沉的情感和對美好事物的追求。詩中“新聲”與“楚竹”相結郃,展現了詩人對音樂的熱愛和對傳統文化的尊重。通過“瀟湘”、“鳳”、“鶴”等意象,詩人搆建了一個既神秘又富有詩意的世界。末句以“霛均淚”和“湘水文”作結,不僅表達了對屈原悲劇的同情,也寄托了對歷史和文化的深刻思考。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豐富,展現了孟郊詩歌的獨特魅力。

孟郊

孟郊

孟郊,唐代詩人。字東野。漢族,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今山東臨邑東北),先世居洛陽(今屬河南)。唐代著名詩人。現存詩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詩最多,代表作有《遊子吟》。有“詩囚”之稱,又與賈島齊名,人稱“郊寒島瘦”。元和九年,在閿鄉(今河南靈寶)因病去世。張籍私諡爲貞曜先生。 ► 5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