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頭陀:[tuó] 佛教用語,指行腳乞食的和尚。
- 見說:聽說。
- 北京:指當時的京城長安。
- 尋祖:尋找佛教的根源或高僧的遺蹟。
- 瓶盂:和尚攜帶的飲水器具。
- 挈:[qiè] 攜帶。
- 窮邊:邊遠的地方。
- 竹塢:竹林中的小屋。
- 晦暝:昏暗。
- 苕溪:地名,在今浙江省境內。
- 省:曾經。
- 湖底過:穿過湖底,形容洞穴深邃。
- 斷崖:陡峭的山崖。
- 壁中禪:在山壁中修行禪定。
- 青城:地名,在今四川省境內,著名的道教聖地。
- 滄江:泛指江河。
- 浩然:形容思緒或情感的廣闊無邊。
翻譯
聽說你從北京尋訪佛教根源歸來後,自己攜帶瓶盂,走遍了邊遠的地區。我們在昏暗的竹林小屋中相遇,自從一別苕溪,不知過去了多少年。你曾遠行穿過深邃的湖底洞穴,也在陡峭的山崖中修行禪定。可惜我不能與你一同住在青城,只能坐在這裏,遙想江河,思念你的廣闊情懷。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遠方頭陀的思念與敬仰。詩中,「尋祖」、「瓶盂自挈」描繪了頭陀的虔誠與孤獨的修行生活,「竹塢晦暝夜」與「苕溪多少年」則增添了時光流轉與離別之感。後兩句通過「湖底過」、「壁中禪」展現了頭陀的修行歷程,而「青城不得師同住」則透露出詩人對與頭陀同修的嚮往與無奈。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佛教修行者的深切敬意與對修行生活的嚮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