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李端得山中道友書見寄之作

· 苗發
馬融方直校,閱檢覆持鉛。 素業高風繼,青春壯思全。 論文多在夜,宿寺不虛年。 自署區中職,同荒郭外田。 山鄰三徑絕,野意八行傳。 煮玉矜新法,留符識舊仙。 涵苔溪溜淺,搖浪竹橋懸。 復洞潛棲燕,疏楊半翳蟬。 詠歌雖有和,雲錦獨成妍。 應以馮唐老,相譏示此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馬融(mǎ róng):東漢時期的著名學者,此處可能指代作者自己或某位學者。
  • 方直校(fāng zhí jiào):正直地校對書籍。
  • 持鉛(chí qiān):手持鉛筆,指校對時做標記。
  • 素業(sù yè):指清白的家世或純潔的職業。
  • 高風(gāo fēng):高尚的風範或品德。
  • 壯思(zhuàng sī):雄壯的思緒或抱負。
  • 論文(lùn wén):討論文章或學問。
  • 宿寺(sù sì):在寺廟中過夜。
  • 自署(zì shǔ):自己署名或擔任職務。
  • 區中職(qū zhōng zhí):指在某個區域內的職務。
  • 同荒郭外田(tóng huāng guō wài tián):與荒廢的城郭外的田地一樣,意指職務無實權或無實際作用。
  • 山鄰(shān lín):山中的鄰居。
  • 三徑絕(sān jìng jué):三條小路都斷絕,形容偏僻。
  • 野意(yě yì):野外的意境或情趣。
  • 八行傳(bā háng chuán):指書信,古代書信一般爲八行。
  • 煮玉(zhǔ yù):指煉丹,古代道士煉丹以求長生。
  • 留符(liú fú):留下符咒,道教中用以驅邪避禍。
  • 識舊仙(shí jiù xiān):認識過去的仙人。
  • 涵苔溪溜淺(hán tái xī liū qiǎn):溪水淺淺,覆蓋着苔蘚。
  • 搖浪竹橋懸(yáo làng zhú qiáo xuán):竹橋懸掛在水波之上。
  • 復洞潛棲燕(fù dòng qián qī yàn):燕子在復洞中潛藏棲息。
  • 疏楊半翳蟬(shū yáng bàn yì chán):稀疏的楊樹上半遮半掩地藏着蟬。
  • 詠歌(yǒng gē):吟詠詩歌。
  • 雲錦(yún jǐn):比喻詩文華美如雲錦。
  • 馮唐(féng táng):西漢時期的文學家,此處可能指代老去的自己或他人。

翻譯

我在馬融般正直地校對書籍,手持鉛筆做標記。繼承了清白的家世和高尚的品德,青春時期的雄壯思緒依然完整。我們多在夜晚討論文章,不虛度在寺廟中的歲月。自己署名擔任職務,卻如同荒廢城郭外的田地,無實際作用。山中的鄰居,三條小路都已斷絕,野外的意境通過書信傳達。煉丹新法煮玉,留下符咒以識舊仙。溪水淺淺,覆蓋着苔蘚,竹橋懸掛在水波之上。燕子在復洞中潛藏棲息,稀疏的楊樹上半遮半掩地藏着蟬。雖然吟詠詩歌有所和聲,但我的詩文獨成華美如雲錦。應該是以馮唐老去的樣子,相互譏諷,展示這篇作品。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作者在山中的隱居生活,通過對比自己的清高與世俗的荒廢,表達了對純潔生活的嚮往和對文學創作的熱愛。詩中運用了許多自然景物的描寫,如「涵苔溪溜淺,搖浪竹橋懸」等,展現了山中清幽的景緻,同時也反映了作者內心的寧靜與超脫。通過對「煮玉」、「留符」等道教元素的提及,詩中還透露出對長生不老和仙人生活的嚮往。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對文學藝術的執着。

苗發

?—785?潞州壺關(今山西壺關)人,宰相苗晉卿子。初爲樂平縣令,代宗大曆中爲朝散大夫、祕書丞,封龍門縣開國男,轉尚書都官員外郎,終於駕部員外郎。事蹟見《新唐書·盧綸傳》、常袞《授苗發都官員外郎制》、《唐才子傳》卷四,今人傅璇琮《盧綸考》附考其事。苗發爲“大曆十才子”之一,李嘉祐、李益、秦系及十才子輩多與其酬唱。其詩多佚。《全唐詩》存詩2首。 ► 3篇诗文

苗發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