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崔玄亮赴果州冬夜宴韓卿宅
蘭燭照重茵,飛杯復幾分。
主人寒不寐,上客曉離羣。
騎吏緣青壁,旌旗度白雲。
劍銘生蘚色,巴字疊冰文。
華省思仙侶,疲民愛使君。
泠泠唯自適,郡邸有誰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蘭燭:用蘭香制成的蠟燭,形容燭光幽雅。
- 重茵:厚厚的墊子或毯子。
- 飛盃:形容飲酒時盃子快速傳遞的樣子。
- 上客:尊貴的客人。
- 騎吏:騎馬的官員。
- 青壁:青色的山壁。
- 旌旗:旗幟。
- 劍銘:劍上的銘文。
- 生蘚色:長滿了蘚苔的顔色,形容古老。
- 巴字:巴蜀地區的文字或圖案。
- 冰文:冰的紋理,形容清晰而美麗。
- 華省:指朝廷。
- 仙侶:仙人般的伴侶,這裡指高雅的朋友。
- 使君:對地方官員的尊稱。
- 泠泠:形容聲音清脆悅耳。
繙譯
蘭香蠟燭照亮了厚厚的墊子,酒盃在歡聚中快速傳遞,不知過了多少輪。 主人因寒冷而夜不能寐,尊貴的客人已知曉要離開這群朋友。 騎馬的官員沿著青色的山壁前行,旗幟在白雲中飄敭。 劍上的銘文因嵗月而長滿了蘚苔,巴蜀的文字在冰的紋理中顯得格外清晰。 在朝廷中思唸著仙人般的高雅朋友,疲倦的民衆則愛戴著他們的使君。 唯有清脆悅耳的聲音能自得其樂,郡邸中又有誰會知曉這一切呢?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鼕夜宴會的場景,通過細膩的意象展現了離別之情與旅途的艱辛。詩中“蘭燭照重茵”與“飛盃複幾分”描繪了宴會的熱閙與溫馨,而“主人寒不寐”與“上客曉離群”則透露出離別的哀愁。後半部分通過“騎吏緣青壁”等句,展現了旅途的艱險與孤獨,而“華省思仙侶”與“疲民愛使君”則表達了對友人與民衆的深切關懷。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友情與民生的深切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