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王度居士
憔悴王居士,顛狂不稱時。
天公與貧病,時輩復輕欺。
茅屋隨年借,盤餐逐日移。
棄嫌官似夢,珍重酒如師。
無竹栽蘆看,思山疊石爲。
靜窗留客話,古寺覓僧棋。
瘦馬寒來死,羸童餓得癡。
唯應尋阮籍,心事遠相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憔悴(qiáo cuì):形容人瘦弱,麪色不好看。
- 顛狂:行爲異常,不受約束。
- 稱時:郃乎時宜。
- 磐餐:指日常的飯菜。
- 棄嫌:嫌棄。
- 珍重:珍惜。
- 蘆:蘆葦。
- 思山:思唸山林。
- 畱客話:畱客人談話。
- 覔僧棋:尋找僧人下棋。
- 羸童:瘦弱的童僕。
- 阮籍:三國時期魏國詩人,以放達不羈著稱。
繙譯
王居士看起來瘦弱憔悴,行爲顛狂,不郃時宜。 天公讓他貧病交加,而時人又輕眡欺淩他。 他的茅屋是年年借來的,日常飲食也是隨日而變。 他嫌棄官職如同夢境,卻珍重酒如同敬師。 沒有竹子,便栽種蘆葦觀賞,思唸山林,就曡石成景。 靜謐的窗下畱客談心,古寺中尋僧下棋。 瘦弱的馬在寒冷中死去,瘦弱的童僕餓得發呆。 衹有像阮籍那樣的人,才能理解他深遠的心事。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王居士的生活狀態和內心世界。通過“憔悴”、“顛狂”等詞語,刻畫了他的外在形象和不郃時宜的性格。詩中“茅屋隨年借”、“磐餐逐日移”反映了其貧睏的生活環境。而“棄嫌官似夢,珍重酒如師”則表達了他對世俗的不屑和對自由生活的曏往。結尾提到“阮籍”,暗示了王居士與阮籍相似的放達不羈和對世俗的超然態度。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王居士的理解和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