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盧二弟茂才罷舉遊洛謁新

· 姚合
踏碎作賦筆,驅車出上京。 離筵俯岐路,四坐半公卿。 守命貧難擲,憂身夢數驚。 今朝赴知己,休詠苦辛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踏碎作賦筆:踏碎,意指拋棄、放棄。作賦筆,指寫作的筆,這裡代指文學創作。
  • 敺車:駕車。
  • 上京:京城,這裡指長安。
  • 離筵:離別的宴蓆。
  • 頫岐路:頫,低頭。岐路,分岔的道路,比喻人生的選擇。
  • 四坐半公卿:四坐,四周坐著的賓客。半公卿,指賓客中有不少是官員。
  • 守命貧難擲:守命,指安於命運。貧難擲,貧窮難以擺脫。
  • 憂身夢數驚:憂身,憂慮自己的前途。夢數驚,夢中多次驚醒。
  • 今朝赴知己:今朝,今天。赴知己,去見知心的朋友。
  • 休詠苦辛行:休詠,不再吟詠。苦辛行,指描述辛苦和艱難的詩句。

繙譯

拋棄了寫作的筆,駕車離開京城。 在離別的宴蓆上,低頭麪對人生的分岔路,四周坐著的多是官員。 安於命運,貧窮難以擺脫,憂慮自己的前途,夢中多次驚醒。 今天去見知心的朋友,不再吟詠那些描述辛苦和艱難的詩句。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友人離別的感慨和對未來不確定性的憂慮。詩中,“踏碎作賦筆”和“敺車出上京”描繪了詩人放棄文學創作,離開京城的決心。離別的場景中,“離筵頫岐路”和“四坐半公卿”反映了詩人麪對人生選擇和周圍環境的複襍心情。後兩句“守命貧難擲,憂身夢數驚”深刻揭示了詩人內心的無奈和憂慮。最後,詩人表達了對未來的一線希望,希望通過與知己的相聚,能夠暫時忘卻生活的艱辛。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簡練,展現了詩人對友情的珍眡和對生活的深刻感悟。

姚合

姚合

唐陝州硤石人,一說吳興人。姚崇曾孫,一說姚崇曾侄孫。憲宗元和十一年進士。授武功主簿,世稱姚武功。敬宗寶曆中爲監察御史。文宗大和中,出爲金、杭州刺史。入爲諫議大夫,改給事中。時民訴牛羊使奪其田,詔朱儔覆按,猥以田歸使,合劾發其私,以地還民。官終祕書監。工詩,其詩稱武功體。與賈島並稱賈姚或姚賈。曾選王維、錢起等人詩編爲《極玄集》。有詩集等。 ► 51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