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鄭相演楊尚書蜀中唱和詩

· 姚合
天福坤維厚,忠賢擁節旄。 江同渭濱遠,山似傅巖高。 元氣符才格,文星照筆毫。 五言全麗則,六義出風騷。 聖日麻雙下,洪爐柄共操。 寵榮連雨露,先後比蕭曹。 唱絕時難和,吟多客詎勞。 四方雖紙貴,誰怕費錢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天福:上天賜予的福祉。
  • 坤維:指大地。
  • 節旄:古代用犛牛尾裝飾的旗子,代表權力和地位。
  • 渭濱:渭水之濱,指周朝賢臣姜子牙垂釣的地方。
  • 傅巖:山名,相傳商朝賢臣傅說曾在此築牆。
  • 元氣:指天地間的生命力。
  • :符合,相配。
  • 才格:才華與品格。
  • 文星:指文曲星,古代認爲掌管文學的星宿。
  • 筆毫:筆尖,代指文筆。
  • 麗則:美麗而有法則。
  • 六義:指《詩經》的六種表現手法:風、雅、頌、賦、比、興。
  • 風騷:指《詩經》和《楚辭》,代指文學創作。
  • 聖日:指皇帝的恩澤。
  • 麻雙下:指皇帝的詔書。
  • 洪爐:大爐子,比喻國家政權。
  • :權力。
  • 寵榮:恩寵和榮耀。
  • 雨露:比喻恩澤。
  • 蕭曹:指漢朝的蕭何和曹參,著名的賢相。
  • :豈,怎麼。
  • 四方:指全國各地。
  • 紙貴:指詩文廣爲流傳,紙張因此變得昂貴。
  • 錢刀:金錢。

翻譯

上天賜予的福祉深厚,大地承載着忠賢之士,他們手持象徵權力的節旄。江水如同渭水之濱那般遙遠,山峯高聳如同傅巖。天地間的生命力與他們的才華和品格相得益彰,文曲星照耀着他們的筆尖。他們的五言詩美麗而有法則,六義的表現手法出自《詩經》和《楚辭》。皇帝的恩澤如同雙重的麻布詔書,他們共同掌握着國家政權。恩寵和榮耀如同雨露般連綿不斷,他們的地位先後可比漢朝的蕭何和曹參。他們的詩作難以和唱,但吟詠起來卻不會讓客人感到勞累。雖然全國各地的紙張因他們的詩文而變得昂貴,但誰又會因此而吝嗇金錢呢?

賞析

這首詩讚美了楊尚書在蜀中的政績和文學成就。詩中通過「天福坤維厚」等句,表達了楊尚書得到天地的厚愛和人民的擁戴。同時,通過「江同渭濱遠,山似傅巖高」等自然景象的描繪,象徵了楊尚書的遠大志向和高尚品格。詩的後半部分則通過「元氣符才格,文星照筆毫」等句,強調了楊尚書的文學才華和詩歌的美麗法則。整首詩語言典雅,意境深遠,既展現了楊尚書的政治地位,也體現了他的文學造詣。

姚合

姚合

唐陝州硤石人,一說吳興人。姚崇曾孫,一說姚崇曾侄孫。憲宗元和十一年進士。授武功主簿,世稱姚武功。敬宗寶曆中爲監察御史。文宗大和中,出爲金、杭州刺史。入爲諫議大夫,改給事中。時民訴牛羊使奪其田,詔朱儔覆按,猥以田歸使,合劾發其私,以地還民。官終祕書監。工詩,其詩稱武功體。與賈島並稱賈姚或姚賈。曾選王維、錢起等人詩編爲《極玄集》。有詩集等。 ► 51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