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淙
入深得奇趣,升險爲良躋。
搜勝有聞見,逃俗無蹤蹊。
穴流恣迴轉,竅景忘東西。
戇獸鮮猜懼,羅人巧罝罤。
幽馳異處所,忍慮多端倪。
虛獲我何飽,實歸彼非迷。
斯文浪雲潔,此旨誰得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石淙:指山間溪流中的石頭。
- 奇趣:奇特的趣味。
- 升險:攀登險峻之地。
- 良躋:好的攀登。
- 搜勝:尋找美景。
- 逃俗:遠離塵世。
- 無蹤蹊:沒有蹤跡。
- 穴流:洞穴中的水流。
- 恣迴轉:自由地迴旋。
- 竅景:洞穴中的景色。
- 忘東西:迷失方向。
- 戇獸:愚笨的野獸。
- 鮮猜懼:很少有猜疑和恐懼。
- 羅人:捕鳥的人。
- 巧罝罤:巧妙地設置捕鳥網。
- 幽馳:在幽暗中奔跑。
- 異處所:不同的地方。
- 忍慮:忍受憂慮。
- 多端倪:多種跡象。
- 虛獲:空得。
- 實歸:實際的歸宿。
- 彼非迷:那並非迷惑。
- 斯文:這種文雅。
- 浪雲潔:空說清潔。
- 此旨:這個意義。
- 誰得齊:誰能達到。
翻譯
深入山林,我發現了奇特的趣味,攀登險峻之地,我找到了好的攀登方式。我尋找美景,遠離塵世,卻沒有留下任何蹤跡。洞穴中的水流自由地迴旋,洞穴中的景色讓我迷失了方向。愚笨的野獸很少有猜疑和恐懼,捕鳥的人巧妙地設置了捕鳥網。我在幽暗中奔跑,到達不同的地方,忍受着憂慮,看到了多種跡象。我空得了很多,實際的歸宿並非迷惑。這種文雅只是空說清潔,這個意義誰能達到呢?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在山林中的探險經歷,通過對比自然與人文的差異,表達了對世俗的逃避和對自然奇趣的追求。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生動的語言,如「穴流恣迴轉」、「戇獸鮮猜懼」等,展現了自然的神祕與野性的純真。結尾的「斯文浪雲潔,此旨誰得齊」則透露出詩人對現實世界的批判和對理想境界的嚮往。